English

2014滬臺少年文化交流營:共用民族文化 抒寫滬臺情緣

2014年08月20日 09:04: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20日上海消息 “愛是看不見的語言,愛是摸不到的感覺,愛是我們小小的心願,希望你平安快樂永遠……”,這純樸而優美的歌謠是參加“2014年滬臺少年文化交流營”的臺灣少數民族小朋友在上海期間一次次咏唱的,隨著歌聲,那一幅幅包含海峽兩岸少數民族學生歡樂和溫情的場面曾生動地出現在暑期炙熱的空氣裏。

  活動由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上海市行政管理學校、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協辦,並得到上海市民宗委、上海進才中學和嘉定區臺辦的大力支援。來自臺灣新竹縣五峰鄉以泰雅族為主包含排灣族、鄒族、布農族、阿美族和魯凱族共五個少數民族的56位師生參加了為期8天的交流營,與專程來滬四川省羌族的21位師生以及在上海市行政管理學校就讀的80多位藏族學生和200多位漢族學生互動交流。

  愛心助養溫馨感人

  開營儀式由上海市海促會會長趙雅君主持,上海市臺協會會長葉惠德和新竹縣五峰鄉鄉長肖烽政分別致辭,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宣佈開營並向泰雅族、羌族、藏族學生代表贈營旗。

  臺灣民意代表高金素梅是此次活動的牽線人,在開營儀式上,她向四川5、12汶川地震中受災的20名羌族學生發放了助養金。這些與“高媽媽”有著深厚感情的學生向高媽媽回贈了親手製作的禮物,有寓意兩岸和平發展的書法和山水畫,有一針一線細心縫製的繡花鞋和小拎包,有自家釀造的蜂蜜和葡萄酒等等。每贈送一件禮物,學生都會和“高媽媽”擁抱親吻。今年參加高考的汪雲霄握著高金的手説:高媽媽,您無償捐助我們上學7個年頭,幫我們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我們會銘記在心;剛上中學的楊雨桐抱著高金久久不願分開,她哽咽地説:地震那年我失去了親人,高媽媽就像我上天賜給我的慈母,一路伴我成長,我一生都會銘記高媽媽的恩德。這種濃濃的親情感染了在場每一位同胞,高金素梅數次熱淚盈眶,不少臺灣學生也流下了眼淚。

  開營儀式最後,臺灣學生唱起了泰雅族歌謠,並與四川羌族學生合唱“讓我們蕩起雙槳”,羌族學生邊唱邊牽住高金的手,與她合影留念。

  藝術交流展示才華

  在中福會的支援下,主辦方為臺灣學生安排在上海國際少兒藝術節的開幕式演出,是此次滬臺少年文化交流營活動濃墨重彩的一筆。來自臺灣泰雅學堂的40位小朋友表演童聲合唱《起來吧,太魯閣族!》,將泰雅族傳統古調分四段重新編區,透過同聲三部演繹,並配上優美的舞蹈,給古調賦予新意,並祈福上天賜予平安。隨後,臺灣和四川的學生們還一同觀看了世界各民族代表團的節目,如粗獷豪放的紐西蘭土著舞蹈、熱情歡快的俄羅斯踢踏舞、精彩紛呈的中德小夥伴雙鋼琴表演、詼諧幽默的京劇變臉等。一曲曲熱情洋溢的民族歌曲、一支支美妙絕倫的地方舞蹈,表達了各族小朋友展示各自民族文化、締結友誼的美好心願。臺灣尖石中學田媺説她從小就練習鋼琴,看到德國神童阿裏雷扎?希亞爾的鋼琴演奏感覺很興奮,希亞爾彈奏鋼琴時專注、投入的神情令她陶醉;竹東小學彭惠心説第一天排練時,同學們的表現不夠好,看到俄羅斯大哥哥大姐姐在綵排中,每一個動作都很認真,每一個踢腿都非常到位,極大的鼓舞了大家的士氣,她覺得在正式演出時大家都超水準發揮,表現得很棒!五峰中學的鐘詩婷表示看了開幕式那麼多精彩的節目,對提升自己的歌唱技巧也有一定的幫助。對於能在國際舞臺上展示才藝,臺灣孩子們都倍感榮幸和珍惜,不少孩子談到這是他們此行的最大收穫。

  在上海行政管理學校舉辦的2014滬臺少年文化交流營系列之一的“同走民族音 共話兩岸情”活動是本次交流營的高潮。不同民族的近400名學生歡聚一堂,西藏班的學生向遠道而來的臺灣嘉賓和市臺辦李雷鳴巡視員、市民宗委副主任金梅等獻哈達,並引導客人參觀了校園設施和藏族學生宿舍。

  看見乾淨整潔的宿舍和各方面週到的安排,臺灣的老師們翹起了大拇指,連連稱讚上海行政學校在生活和學習上對西藏學生真是太用心了,大陸政府對少數民族這麼關心,令他們感到很羨慕。

  參觀結束後,學生們來到行政學院的小劇場進行民族歌舞展示。臺灣泰雅學堂帶來的木琴演奏——《豐收》,以自製的木琴、竹琴,搭配傳統生活用的器具,如杵、臼、織布機等,組成泰雅傳統木琴,籍由輕鬆的節奏,搭配泰雅族傳統曲調和舞蹈,表達泰雅人傳統農耕生活的樸素與實在及豐收的喜悅;四川羌族學生帶來的歌曲《感恩歌》,描述了2008年汶川地震後許多人失去至親,在社會上得到更多“親人”關心的感人故事。歌詞“感謝你啊,送來陽光、送來美麗;感謝你啊,感謝你啊,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樸實的詞藻字字震撼人們的心靈,令人動容不已;藏族學生也用歌舞展示了熱枕、曠達的民族風情。

  臺灣東泰中學葉佳蓁説:在行政學院的交流拉近了不同民族彼此的距離,也了解到了各地的文化;上錧小學的雲哲謙説參加活動讓他接觸了不少羌族和藏族朋友和文化,每個民族的歌舞都如此美妙,希望以後還能再見到這些好朋友。

  演出結束後,20位兩岸少數民族學生分別將自己製作的小禮物和對方交換併發表了感言。臺灣泰雅族的賴宥杉和白翰分別獲得了藏族學生贈送的“轉經輪”和六字箴言卡通書;四川羌族劉仁傑和李玉川得到的禮物是錄有泰雅學堂6支歌曲的專輯EP;西藏班的扎堆和晉扎拿到了由泰雅學生製作的印有泰雅族圖騰的手環。三地學生對於朋友們精心準備的禮物愛不釋手,賴宥杉不停地轉動經輪,他希望把好運和平安送給每個人;李玉川撫摸著專輯表示,臺灣小朋友唱歌唱得真好聽,回家之後我們也要多學習借鑒,以後把更多的好音樂、好歌曲奉獻給大家。午餐期間,藏族班學生以茶代酒,為臺灣和四川的小朋友洗塵並送上祝福,大家手拉手形成了一條延綿跳躍的巨龍,又唱又跳,歌舞互動,用與眾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餐桌禮儀互致感謝,一時間歌聲、笑聲不絕於耳。

  兩地小夥伴沉浸在手牽手、心連心的濃厚情誼中。臺灣五峰中學周憐悧説,藏族學生用餐時為我們唱的歌謠很好聽,而且他們竟然還會唱“泰雅歡樂歌”,真是出乎意料。臺灣上錧小學雲雨瑤也有同感,她覺得藏族、羌族朋友們唱的歌謠和我們泰雅族的歌謠有相似之處,大家很快的融入,氣氛也很好。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