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臺青年攜手志願 公益愛心走到一起

時間:2014-07-23 17:00   來源:台灣網

  23日第三批浙江越秀義工結束臺灣義工活動回浙在高雄機場合影

  23日第三批浙江越秀義工結束臺灣義工活動回浙在高雄機場合影。(圖片來源:浙江省臺辦)

  台灣網7月23日杭州消息 7月23日中午,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第三批赴臺義工服務小隊圓滿地結束了在臺灣10天的生活,收穫滿滿地從臺灣高雄飛回浙江杭州。這也喻示著以“血脈文脈攜手志願”為主題的2014年暑期紹臺大學生義工文化交流活動順利拉下帷幕。

  此次活動開啟于本月初,50名臺灣學生與越秀50名大陸學生在浙江省紹興市匯合,開展“義工服務”、“交流探討”、“文化遊覽”豐富多彩的活動。緊接著,7月7日-23日,越秀又首次派出20名師生,分三批赴臺灣嶺東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和樹德科技大學,與臺灣大學生們一起參加義工活動。

  據浙江越秀領隊老師潘寧介紹,在臺灣義工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而在大陸志願者服務也漸漸正成為一種風潮,構成了兩地溫情社會的一道別樣風景。這次在臺灣期間,浙臺兩岸青年學生攜手共同奉獻愛心和回饋社會:進行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社區營隊活動,開展海岸巡禮凈灘活動,清理沙灘及海岸線垃圾雜物,去臺灣偏僻鄉村為小學生開展課業輔導,開展校園愛心服務活動,如教做早操、捏泥巴、製作手工藝品、闖關遊戲等,在有限的服務時間裏,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越秀胡若曦同學説,有位熱心的臺灣小學生還特地為來自大陸的7位義工哥哥姐姐們畫了副卡通送上表示感謝,他們很感動。

  座落于浙江紹興這一江南水鄉的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自2008年以來堅持推進義工文化建設活動,實施“義工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越秀義工們活躍在紹興各街道社區、醫院、敬老院等義工崗位上,並參加了多項重大節會、賽事的志願服務工作,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談起這次難得的臺灣義工行,紹興越秀義工們收穫良多。嚴格的團隊制度,艱苦的生活條件,炎熱的天氣,滾滾的汗水,實打實的服務,都在年輕人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越秀陳密密同學感嘆那份“用心”,她表示,臺灣義工每天不僅要完成當天的任務,還要在臨睡前總結當天活動,對第二天活動進行妥善安排,製作詳細的工作手冊。胡若曦同學在去年年底臺灣學生來紹興參加義工活動時負責接待,結識了不少臺灣學生並成為很談得來的好朋友,這次赴臺,接待她的就是這批老朋友,大家溝通合作起來非常融洽、有默契。王舒迪同學體會到了那份“誠心”,他説,在這次義工活動中,兩地小夥伴同吃同住,敞開心扉地交談交流,能夠感受到雙方最基本、最真實的思想,希望兩岸青少年交流活動能夠多開展些,領域可以再拓寬些。

  臺灣義工陳姿涵同學表示,很多臺灣青年其實對大陸並不真正了解,以前看到關於大陸的資訊不是很好,所以剛開始對去大陸有所排斥和顧忌,但自從去年年底來浙江紹興和大陸學生一起參與義工服務,包括這次她能盡地主之儀來接待大陸青年開展義工活動,發現大陸這邊的人很熱情和友善,很好相處,大陸現在發展得這麼快,也有很多值得臺灣借鑒的地方,以後,她會用自己的經歷和體會鼓勵身邊更多的臺灣青年來大陸走走看看,互相學習。

  臺灣義工服務制度起步早、發展快,一直將民眾的志願服務作為發展社會福利的重要部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臺灣模式”。臺灣南臺科技大學和樹德科技大學志工培訓體系完備,在臺灣地區志工服務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大的影響力。南臺科技大學國際交流處的陳建儐老師説,這兩年來,兩岸青年交流逐漸熱鬧起來,但一般多局限于短期文化體驗交流,像這樣以義工服務為載體的兩岸交流活動還很少,而這種形式是很有意義的,特別棒。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親手點亮一盞明燈。”一句樸實卻又意味雋長的言語,激發著無數人親手點亮明燈的熱忱。這次紹臺大學生義工文化交流活動是一個將“臺灣志工”和“越秀義工”的有機結合,是一次相互學習、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難得機會。兩岸的年輕人們以義工為載體,在服務、交流過程中感受共同文化的熏陶和洗禮。

  越秀於佳薇同學的一番言語“我們的義工理念是一樣的,是公益讓我們走到了一起,是愛心將我們連在了一起,我們是最棒的紹臺義工”,道出了兩地青年人共同的心聲,贏得了兩岸年輕夥伴們的回應。(台灣網浙江省臺辦通訊員 廖康)

  師生在臺南市北區大光小學陶藝課合影

  師生在臺南市北區大光小學陶藝課合影。(圖片來源:浙江省臺辦)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