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劉銘傳故居保護修復工程進展順利

2014年07月21日 10:50: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21日肥西消息 走進合肥市銘傳鄉劉銘傳故居劉老圩,躍入眼簾的景觀與一年前大不一樣。去年4月10日,安徽省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劉銘傳故居舉行了授牌儀式,同時啟動故居保護修復工程。據了解,整個故居修復堅持“修舊如舊、恢復原貌”原則,保持其獨特的“江淮圩堡”建築風格的江淮民居景觀。

  “保護修復工程啟動後,省市領導高度關注,多次蒞臨調研指導。”肥西縣臺辦負責人介紹説,肥西縣政府也不斷加大保護力度,制定了全面修復規劃方案,千方百計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在有關各方的共同積極努力下,劉銘傳故居修復工程進展順利。

  劉老圩中心建築中軸部分的門廳、前廳、中廳、後堂樓的“四進房”主體工程,外壕溝、東圍墻、東大門、南大門的“圍墻”工程,南更樓、北更樓工程,拴馬場、讀書島等古建築已基本修復完畢,並在圩內外辟設淮軍史實展和劉銘傳生平展館。據悉,目前已完成劉銘傳紀念館的選址、設計,下一步將進行劉銘傳紀念館建設、故居內景觀整治、旅遊設施配套等。

  劉老圩係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于1868年回鄉擇址興建的莊園,佔地101畝。莊園內外共兩道壕溝,裏外兩道圍墻,兩處出口兩座吊橋,另有五處更樓和炮臺。內圩建造恢宏,300余間房舍佈局精當,錯落有致。至今仍尚存九間廳、西更樓、彈藥房20余間。當年慈禧禦贈、劉銘傳親手栽植的一棵同根兩幹廣玉蘭,至今根深葉茂。

  劉銘傳故居於1998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國臺辦宣佈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它不僅是一處歷史文化景點,更是兩岸人民交流的平臺。(台灣網安徽省臺辦通訊員 陳習存)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