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攜手保護黑臉琵鷺成效卓著

2014年07月17日 09:21: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17日大連消息 7月上旬,由遼寧大連市政府主辦的“2014大連——臺南黑臉琵鷺保護交流與合作論壇”在莊河舉辦,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瀋陽理工大學周海翔教授,臺灣師範大學生態研究所王穎教授等十多位兩岸專家學者及護鳥志願者作了專題發言和互動交流。

  黑臉琵鷺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目前全球僅發現兩處繁殖地:一處位於朝鮮半島沿海的部分島嶼上,另一處在莊河市的石城鄉形人坨子和王家鎮牛心坨子上。

  黑臉琵鷺是大型候鳥,每年4月從南方飛來,在莊河築巢繁殖,9月中下旬則沿著中國東部沿海飛往南方,其中一半在臺灣主要是臺南地區過冬。次年再飛回北方,往復遷徙。保護黑臉琵鷺,臺南和莊河責任最大。周海翔強調説,“黑臉琵鷺現在就依賴莊河河口。所以我們認為,莊河河口是最關鍵的。希望各級政府能夠充分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將黑臉琵鷺的保護向科學化的方向邁進,以特有的黑臉琵鷺文化帶動河口生態環境的保護。”王穎教授介紹,由於兩岸攜手保護工作做得好,最近20年黑臉琵鷺的數量增加10倍。

  黑臉琵鷺保護志願者和業餘研究者何巨濤發現,2011年至今,莊河黑臉琵鷺繁育每年穩定增長25隻左右。而全球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黑臉琵鷺總數持續穩定在2720隻左右。通過數據分析,其他黑臉琵鷺繁殖地繁育數量在下降,缺失的部分由莊河種群補充,這凸顯了莊河黑臉琵鷺繁殖棲息地保護的重要性。

  大連市政府十分重視黑臉琵鷺棲息繁殖地的保護,為使黑臉琵鷺這種世界瀕危鳥類能在莊河棲息地安全地繁殖下去,大連市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如豎立宣傳牌,派人看管,拆除島內影響鷺類繁殖的養殖設施等。于2006年下發《大連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建立大連石城鄉黑臉琵鷺市級自然保護區的批復》文件,批准建立大連市黑臉琵鷺市級自然保護區,並於2010年對黑臉琵鷺市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區劃範圍調整。該保護區總面積13950公頃,是目前全國唯一的黑臉琵鷺自然保護區。

  同時,大連環保志願者協會也行動起來,在元寶島的海面上,圍繞黑臉琵鷺繁殖棲息的牛心坨子安裝海上隔離帶,控制人員從海面方向的干擾,在元寶島上安裝固定隔離帶,控制上島人員的路面干擾。在元寶島上建了救助站,對受傷的黑臉琵鷺等鳥類實施及時救助。(台灣網大連市臺辦通訊員 劉旭輝)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