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甲午戰爭雙甲子學術研討會在武漢舉行

2014年07月04日 10:05: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4日武漢消息 日前,由湖北武漢大學臺灣研究所、臺灣兩岸統合學會、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聯合主辦的“甲午雙甲子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大學珞珈山莊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40余位著名學者、嘉賓參加會議。

  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黃泰岩、海協會駐澳門辦事處主任王憲、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副社長王平等出席大會開幕式並致辭,湖北省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江利平、湖北省臺辦副主任郭化夷等蒞臨大會現場,開幕式由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臺灣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臺灣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余克禮主持。

  武漢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馮天瑜先生在大會基調發言中指出,中日甲午戰爭的歷史教訓至今猶在切身,以史為鑒,可知向近代文明轉型的速與遲,主動、認真與被動、敷衍,切關民族國家的生死存亡。我們亦應清醒地認識到,對外擴張是日本固有國策,有著深遠的歷史文化淵源,這種文化傳統至今仍在日本發生作用。

  大會圍繞“甲午雙甲子與中華民族的發展”、“甲午雙甲子臺灣社會認同的變遷” 、“甲午雙甲子日本對外性格與戰略的變與不變”、“東亞前瞻”四個主進行研討。兩岸學者在一整天的學術交流中各抒己見,從不同的學術領域和視角對“甲午”這一中日近代史上的關捩點展開細緻的辨析,深入剖析與反思了自甲午以來臺灣地區的社會認同問題的變遷,並對“甲午”如何深刻影響了其後的東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走向進行了回顧與前瞻。與會學者一致認為,在甲午雙甲子來臨之際,我們痛定思痛,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華民族當奮起、當團結,應排除種種干擾和阻力,在現代文明軌道上銳意精進。

  會議期間,還先後舉辦了“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赴臺交流之意義及兩岸關係前瞻”座談會、“中華傳統文化教材編纂研討會”等研討活動。

  6月30日上午,在武漢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周葉中教授主持下,邀請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張亞中教授以“兩岸統合與和平發展”為題舉辦講座。(台灣網武漢市通訊員謝遠筍)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