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臺辦精心組織第一屆穗臺黃埔論壇
台灣網7月3日廣州消息 日前,第一屆穗臺黃埔論壇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在廣東廣州舉行。為搞好這次活動,廣州市臺辦精心組織、週密策劃、多方協調、綜合聯動,使整個活動形式豐富、內容充實、層次較高、規模較大,取得較好的交流效果。
一、領導高度重視,提供強大動力
此次活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援,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市長陳建華、時任市委常委陳明德均認真審定活動工作方案並做出重要指示;國臺辦、省臺辦亦高度重視,對辦好活動給予具體指導。此外,上級領導還高度重視,親自出席相關活動。萬慶良會見了前來參加論壇的臺灣嘉賓,參加了論壇開幕式和基地授牌儀式並致辭;國臺辦主任助理龍明彪出席了論壇,並代表國臺辦向廣州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牌匾;廣東省臺辦主任陳國興及廣州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志英,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陳國,市政府黨組成員駱蔚峰和市政協副主席簡文豪等領導也分別出席了授牌儀式、專家學者主題演講以及歡迎晚宴等活動,充分體現了本次論壇的高規格。
二、嘉賓層次較高,代表範圍較廣
為了確保本次活動的高品質,廣州市臺辦注意邀請有一定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嘉賓出席。在臺灣方面,邀請了中國國民黨中央黃復興黨部副主任委員鍾家聲中將等共5名退役中將、9名退役少將在內的臺灣退役將軍代表團與會。據了解,臺灣有關方面在6月1日後,原則上是禁止軍界組織有關人員赴大陸參加相關活動。此次來穗參加活動的十多名臺灣退役將領,在退役前均身居要職,能前來廣州參加活動,表明瞭他們對黃埔軍校的感情和對軍校所在地——廣州的感情。在大陸方面,邀請了黃埔十七期學員、廣東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何季元先生作為嘉賓參加圓桌討論。同時,我們還邀請了一批目前在黃埔軍校研究領域中一流的專家學者參加論壇,如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黃克武研究員、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汪朝光教授、華東師大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許紀霖教授、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系林德政教授、中山大學歷史系李吉奎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左雙文教授等,他們的參與,為本次論壇提供了更強的學術性和權威性。此外,還邀請和組織了廣州市市直有關單位領導、有關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廣州市民主革命系列遺跡管理單位代表、區(縣級市)臺辦有關人員等參加論壇,讓他們接觸、傾聽專家學者與嘉賓的觀念交流與思想對話,進一步加深對該市民主革命歷史的理解和感悟,為下一步依託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做好穗臺交流工作打下基礎。
三、精心策劃組織,重在突出實效
此次論壇旨在藉紀念黃埔軍校建校九十週年,依託廣州市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充分發揮“黃埔軍校”、“黃埔精神”在兩岸民眾間的歷史連結和精神紐帶作用,組織兩岸相關人士開展聯誼、溝通和討論,為推動兩岸學術界人士從民間角度就解決兩岸政治問題開展對話提供平臺。在論壇期間,還結合舉辦了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為了突出主題、保障實效,市臺辦精心組織、週密策劃,尤其關注細節,將兩項活動統籌實施、結合進行,互為輔托、相互映襯,在綜合平衡論壇與儀式、學者與軍人、學術與實務、紀念與前瞻等關係的動態過程中,充分考慮和平衡好兩岸、各方、上下等方方面面的關係,確保論壇在平穩、務實、有質、和諧的氣氛中進行。一是處理好論壇和儀式的關係。堅持論壇為主體、儀式為核心,在主要做好論壇各項活動安排的基礎上,將儀式安排在最重要、最優先、最優質的時間段內舉行,既照顧到上級臺辦領導和省、市領導的日程銜接,又充分體現出“基地——黃埔軍校——論壇”之間的內在關聯與聯繫,使兩項活動舉行渾然一體,避免出現彼此割裂和兩張皮;二是處理好學者與軍人的關係。論壇的主體本是學者,但本屆論壇不是純粹的學術論壇,加之臺方代表多次強調不希望出現被矮化的狀況,因此,處理好臺方退役將領、兩岸學者之間的關係就顯得尤為微妙。該辦多方溝通、綜合考量,在致辭嘉賓人選的選定,晚宴、論壇的排位,參訪活動的安排、出席宴請的佈置等諸多方面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合理照顧各方關切,基本上做到了各方都比較滿意。三是處理好學術與實務的關係。由於參加人員的原因,既不可能完全與學術不沾邊,也不可能完全學術化,因此,該辦在論壇舉辦前夕,專門召集兩岸學者、退役將領代表、嘉賓代表座談,互相交換意見,確立了論壇以學術討論和觀點對話為主,既要讓學者有發揮餘地、又要與現場觀眾形成良性互動的總體原則,防止臺上臺下割裂,保證了良好的現場氛圍。四是處理好紀念與前瞻的關係。為了避免論壇的演講和對話變成純粹的歷史陳述,從而使為兩岸學術界就解決兩岸政治問題開展民間對話的初衷設計落空,該辦領導在預備會上明確提出,要立足於從歷史史實與精神的挖掘中、從個人的經歷和感悟中談出觀點和看法,為解決當前和今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在此基礎上開展交流與對話,力戒論壇變成歷史史實的各方回顧。這一點也在論壇的舉辦中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從而初步實現了舉辦論壇的初衷和設計。
四、加大對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今年是黃埔軍校建校九十週年,各地區、各領域的相關紀念活動不勝枚舉。為了進一步營造氛圍、擴大交流效果,該辦精心組織策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為論壇和授牌儀式的整體成效增色不少。一是以我為主、廣納資源。在宣傳方面,在利用好傳統資源的基礎上,與廣東省藝博文化交流中心(廣州軍區政治部)、廣東省嶺南文化對外交流協會(廣東省軍區政治部)合作,邀請到一批與合作方聯繫密切的媒體和記者前來採訪,進一步擴大和提升論壇和儀式的對外傳播力和影響力;二是掌握節奏、用好力度。活動前期,該辦組織廣州日報記者赴臺對一批臺灣退役將領開展專訪,在廣州對研究黃埔軍校領域較有造詣的學者進行專訪,並在廣州日報出了3期專題報道,為活動的舉辦進行預熱;活動期間,共邀請19家媒體24位記者對活動進行集中採訪和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在電視、廣播、紙媒、網路等載體共刊發消息報道約150篇次;活動之後,該辦還與廣州日報等媒體開展後續追蹤和專訪,共出專題報道2期,進一步深化和延續活動的宣傳效果。(台灣網、廣州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