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六度 第六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圓滿落幕

時間:2014-06-26 08:29   來源:台灣網

海峽論壇圖片資料

海峽論壇已經成為兩岸基層交流的嘉年華

  台灣網6月27日福州消息 由兩岸73家有關機構和民間團體共同舉辦為期一週的第六屆海峽論壇6月20日圓滿落下帷幕。短短一週時間,兩岸同胞相聚福建,共同參加了第六屆海峽論壇四大板塊18項活動,除了主會場設在廈門之外,福建省多個城市舉辦分會場活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全國政協副主席林文漪,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國臺辦等國家有關部委和福建省領導出席了海峽論壇。臺灣方面有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新黨主席郁慕明、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等黨派重要人士,有關縣市長、議長,以及37家主辦單位代表、30多個界別代表和涵蓋北中南部的基層民眾一萬二千多人出席海峽論壇。

  本屆海峽論壇臺灣團組規模、參與數量創歷屆之最,兩岸民眾親密互動、續緣對接、漸入佳境,第六屆海峽論壇在兩岸同胞的共同澆灌下“花開六度”。

  一、表達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心聲。無論是論壇大會上兩岸重要嘉賓的講話和致辭,還是與會代表的感言,字裏行間都透出了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期許和良好願望。俞正聲主席在論壇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受習近平總書記的委託,首先向參加論壇的兩岸同胞特別是來自臺灣的鄉親們致以誠摯問候。他的講話貫徹了習總書記提出的“兩岸一家親”的重要理念,顯示大陸方面越來越設身處地地看待臺灣情況和島內民意,兩岸共用發展機遇和紅利,呼籲青年一代在兩岸發展舞臺上實現人生價值,堅定了兩岸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信心,對今後兩岸關係發展指明瞭方向。

  洪秀柱副主席在論壇大會上致辭時表示,在歷經臺灣反服貿學運對兩岸關係的衝擊後,第六屆海峽論壇仍然能夠如期隆重登場,而且依然充滿了熱情與活力。兩岸走到今天,實在是非常不容易,但盼彼此珍惜,兩岸同心,其利斷金。只要憑藉理性、智慧,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兩岸的關係一定能夠逆轉困境,繼續踩著堅定的步伐前進。希望借由真誠的對話和交流,共同為兩岸關係注入新的動能。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在論壇大會上宣示了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四個繼續”和“三個不會”,闡述了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的理念和前景,明確了今後兩岸關係發展的路徑,表明瞭努力促進兩岸同胞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謀求中華民族復興的真誠願望。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在論壇大會上致辭時,用“四個將要”概括了繼續推動閩臺交流的思路與措施。他表示,相信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閩臺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將注入新的活力。

  二、呈現了兩岸同胞的民間嘉年華。本屆海峽論壇在促進兩岸基層民眾交流的力度與範圍堪稱空前,草根式的交流方式將論壇塑造成了兩岸同胞的民間盛會。6月12日,以“中華媽祖情、兩岸一家親”為主題的媽祖文化活動周在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廣場開幕,臺灣媽祖聯誼會組織臺灣400多家廟宇、8600多名信眾參加開幕式和媽祖祭祀大典,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兩岸民間信仰交流活動。

  6月13日,兩岸特色廟會在全國設立最早、面積最大的臺商投資區——海滄正式鳴鑼開市後持續至17日,設置美食大夜市、文藝大舞臺、趣味大遊園三大板塊22個系列活動,臺灣臺北士林、寧夏、饒河和基隆廟口、臺中逢甲、高雄六合、臺南花園等七大夜市集體亮相,共有210個來自海峽兩岸的攤位集體入駐,其中臺灣小吃攤位120個、閩南風味小吃攤位40個、閩臺伴手禮攤位50個,網羅兩岸美食,第一天就吸引12萬人次前往體驗,幾乎每個攤位前都排起長龍,不少臺灣業者高呼“想不到”,廟會現場還安排了“海峽論壇之夜”等活動。中央臺辦、國臺辦張志軍主任14日晚逛廟會時連連點讚。本屆廟會讓兩岸民眾享盡了海峽美食和文化大餐。縱觀海峽論壇舉辦的民間基層交流活動,可以看出兩岸民眾參與兩岸交流熱情之高,紛呈出兩岸同胞的民間嘉年華氛圍。

  三、拓寬了兩岸青年坦誠對話的渠道。海峽青年論壇、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兩岸青少年微電影大賽主題峰會等活動,體現了青少年是主角。海峽青年論壇在廈門大學開幕,兩岸四地青年代表人士齊聚一堂,青年導演陸川、香港青年聯會主席霍啟剛和《看見臺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作了主旨演講和互動訪談,聚焦文化、創新、創意等兩岸青年共同關注的話題,進行坦誠的對話和交流,成為兩岸青年碰撞思想、暢敘友情、共謀福祉、同心同行的青年盛會,成為反映兩岸青年心聲、引領青年思想的文化盛宴,成為溝通兩岸的青年之橋、希望之橋。

  首屆海峽兩岸青少年新媒體文創論壇有近300名來自兩岸電影、動漫、網路等新媒體行業的專家學者和青年代表參加,首屆海峽兩岸青少年微電影大賽的優秀作品展播成為該論壇的一項重頭戲,作品主題既包括對愛與夢想的勇敢追求,也有對社會現象的深入探討,還獎勵了10部優秀微電影,10位優秀創作人代表現場獲得種子基金。來自兩岸各界的205名嘉賓參加了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交流共談“教育經”。教育界出身的洪秀柱女士,對兩岸青年交流寄予厚望,她在論壇大會上致辭時以謝淑薇和彭帥這對“海峽組合”為例,鼓勵兩岸青年常交流、做朋友,期許兩岸關係的未來,將在年輕世代的成長茁壯中逐步實現。海峽論壇為兩岸青年交流互動、坦誠溝通、暢談理想未來拓寬了通道。

  四、促進了兩岸民生公益事業的發展。本屆海峽論壇追求“和諧發展、幸福兩岸”的目標,拓展基層民生議題,提高兩岸基層民眾生活的幸福指數。首屆海峽兩岸社區治理論壇的舉辦,為兩岸基層工作者和基層民眾的交往、互動、合作開闢了暢通途徑,為兩岸社區治理理論和實務的交匯、融通、互鑒搭建了寬廣平臺,很多大學教授、專家學者、市長、社區工作者在論壇上發言,分享經驗,從社區治理的政府定位,到如何讓居民更多地參與自治,再到社會組織發揮作用,每一個議題都討論得很精彩。

  論壇組織百位來自海峽兩岸的社區工作者,參觀了廈門最大的純社會保障性住房社區、全國首個保障性住房安居樣板工程社區、率先在全市完成志願者服務制度化建設和成立了全市首家鄰里互助中心的金安社區,健身公園環境優美、設施齊備的前埔北社區,“中國最文藝漁村”推動業主、商家、遊客等多元主體自治共管的曾厝垵社區,通過實地考察社區治理典型經驗和成熟案例,深刻發掘社區治理的內在規律和成功要素,兩岸互相取長補短,促進兩岸社區治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臺東縣池上鄉新興村村長許金興很有感慨地説“這樣的兩岸社區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太有意義了,回到臺灣以後,我要把這次考察的照片和文字好好整理一下,學習廈門社區的先進理念和做法,做一個詳細規劃,再向政府打報告申請經費,為我們的村民謀更多的福利。”

  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論壇,把居家養老列入論壇一項重要議題,臺灣專家作專題報告,兩岸聯合開展社區居家照護技能演練,借鑒臺灣紅十字組織在居家照護方面較為成熟的技能培訓方法,共同探索在社區公益行動中發揮紅十字人道力量,提升海峽兩岸紅十字組織在社區公益志願服務等方面的合作水準,弘揚“志工人數無止境、服務廣度無界限、服務深度無限可能”的奉獻精神。

  五、弘揚了兩岸中華優秀文化的精髓。本屆海峽論壇注重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使兩岸同胞享受到了精神上的“美食”。海峽影視季,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兩岸影視繁榮”為主題,匯聚兩岸影視資源,積極打造兩岸影視精品宣傳展示平臺和影視産業合作洽談平臺。舉辦了兩岸電影座談會,海峽兩岸的影視導演、編劇、製片人聚首,就兩岸影視製作業目前存在的機遇和困難各抒己見,探索兩岸電影交流的新思路與臺灣電影閩南語市場的開拓,臺灣著名綜藝主持人彭恰恰此次帶著自己導演的第三部作品《鐵獅玉玲瓏》在廈門、漳州和泉州展映。舉行了海峽影視季頒獎典禮,兩岸著名導演李行、翟俊傑、陳坤厚、朱延平以及多部優秀影視作品的主創人員紛紛亮相,“兩岸影視交流合作表彰推選委員會”各位委員,在候選的2013年度12部電影、6部電視劇中,遴選出最為傑出的5部作品,評選出了“最受臺灣觀眾歡迎的大陸電影”、“最受大陸觀眾歡迎的臺灣電影”、“最受臺灣觀眾歡迎的大陸電視劇”、“最受大陸觀眾歡迎的臺灣電視劇”、“最受兩岸觀眾歡迎的合拍影片”。兩岸電影人聚廈“論劍”,促進兩岸影視繁榮。

  海峽婦女論壇舉行兩岸家庭廣場舞展示,來自臺灣和廈門的11支廣場舞代表隊共500多人歡聚一堂同臺競藝,以濃郁的閩臺特色和家庭色彩的表演,展示了兩岸家庭廣場舞的風采。海峽客家風情節,來自海峽兩岸近400名嘉賓出席開幕式,舉辦兩岸客家民俗風情展示、海峽(永定)産業投資説明會、客家土樓家庭美德館開館儀式、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永定之路”研討會等9項活動,豐富多彩的民俗展示、客家人的熱情好客和客家祖地的發展變化,給兩岸嘉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六、延伸了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平臺。在平潭舉行的兩岸共同家園論壇,以“自由港--平潭發展的選擇”為主題展開探討交流,包括臺灣部分縣市代表和臺灣工商、旅遊、學術界代表及促進平潭開放開發顧問團成員等在內的兩岸各界人士300余人出席大會,論壇還舉辦了分議題研討會,聽取了兩岸專家學者對平潭構建自由港的建議意見,共同家園論壇成為平潭加快開放開發和構建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東山、金門、澎湖“三島論壇”首次納入海峽論壇活動,6月16日在東山島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文化名人、知名臺商、臺灣專家學者等近1500人出席,其中臺灣民間人士700多人,聚焦閩臺海島生態共建,發佈《三縣海上溝通交流機制》,舉辦《海峽三島情》電視紀錄片首播、《穿越海峽的記憶》--東山與臺灣交流圖片展、“海峽味”商品展銷會、三島信眾共祭關帝等活動,促進海峽三島形成一個全新的經貿合作的“增長極”、文化交流的“金三角”、民間往來的“黃金帶”,更好地造福兩岸民眾。

  海峽科技專家論壇在廈門舉行,來自兩岸的1000多位科技專家、企業精英和社團領袖齊聚一堂,共商科技服務兩岸民生大計,探尋共贏發展契機。論壇設一個主會場和七個分會場,涉及科技社團、食品安全、雲計算、中西醫結合、腫瘤、水産、茶葉等領域,突出學術交流與實質合作並重。此外,論壇還特設“海峽兩岸科技社團對接交流會”分會場,圍繞發展新興産業和經濟轉型,邀請臺灣50多家科技社團與福建對口學會進行對接交流,簽訂互動交流協議。涉及醫療、農業、資訊産業等多個領域共10個兩岸科技、經濟合作項目在論壇上簽約,臺灣雲端服務協會福建代表處在廈門掛牌成立。

  兩岸特色鄉鎮農業産業對接交流會,來自兩岸鄉鎮的基層人士出席會議,50對閩臺特色鄉鎮開展農業産業對接交流,許多已落實的兩岸農業産業對接項目在會上舉行了簽約儀式。還有海峽金融論壇、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海峽兩岸海洋漁業資源與生態養護學術研討會等活動相繼舉辦。海峽論壇的經貿交流活動,使兩岸經貿合作的平臺得到延伸。

  第六屆海峽論壇已圓滿落幕,但兩岸民間大交流的熱度還在不斷延燒。海峽論壇開闢的兩岸同胞面對面交流的渠道仍將不斷拓展,海峽論壇架起的兩岸同胞心與心溝通的橋梁將更加順暢,海峽論壇搭建的兩岸同胞手拉手共贏的平臺將更加寬廣。海峽論壇所顯現的獨特吸引力和生命力必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台灣網福建臺辦通訊員 劉溪)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