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廣州市臺聯舉辦2014年中青年臺胞培訓班

2014年06月03日 09:35: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6月3日廣州消息 日前,廣東廣州市臺聯舉辦2014年中青年臺胞培訓班,通過發言交流、專題講座和到佛山創意園區進行實地教學,使學員了解最近臺灣民情和兩岸政情,進一步堅定“三個自信”的政治信念,提升為兩岸和平發展、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近40名在穗中青年臺胞參加培訓。市臺聯會長鄭廣臺、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蔡國強、市委統戰部聯絡處處長陳偉英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

  領導鼓勵:貢獻中國夢是人生最大驕傲

  開班儀式上,鄭廣臺會長介紹了本次培訓班的課程設置情況。他指出團結就是力量,只有英才匯聚,才能有共議兩岸事的可能。你們都是充滿活力的臺胞新生代,時代賦予你們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使命。希望大家在學習時,相互之間多溝通多交流,在切磋中提高知識水準,在交流中增進鄉親情誼。在臺聯這大家庭裏,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更好地為穗臺兩地交流往來服務。

  蔡國強院長歡迎大家來廣州市社會主義學院學習,並介紹了學院的有關情況。

  陳偉英處長高度評價我會在中青年臺胞培養方面的工作和成績,肯定我會重視青年臺胞的培養,重視臺胞青年資訊庫建設,以培訓和活動為抓手,給青年壓擔子、交任務,凝聚一批有層次、有理想的臺胞菁英,為我市開展相關工作儲備了新生力量。他希望中青年臺胞積極創造條件,擴大兩岸民眾的接觸面,發揮臺胞優勢,主動與臺灣民眾及其相關社團聯繫增進理解和信任。這就對我們了解臺灣、了解兩岸政策、了解兩岸形勢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訓班契機,進一步加強對臺知識的學習,既要掌握臺灣局勢的歷史淵源,也要對當前的兩岸政策有所了解;既要熟悉臺灣的民俗風情,也要充分體恤臺灣民眾尤其是基層民眾的真實感受,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開展工作時“遊刃有餘’’。

  形式創新:思想分享頭腦碰撞突出互動

  本次培訓班,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但內容安排的很充實,學習形式也有創新,不但有專題講座,還安排了分組討論和實地教學,改變了以往老師單一授課的模式,讓大家有參與互動、分享觀點的機會。

  在專題講座開始前,特意設置了互動環節,三位青年臺胞做交流發言,分享了自己對近期臺灣局勢的看法。經濟學博士潘蘇從投資、消費、出口等經濟角度談了對兩岸服貿協議的看法,分析當前臺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認為服務業在臺灣經濟中佔據很大比重,服貿是提振臺灣經濟的一個很好機會,可惜被政治因素干擾了。

  在銀行工作的碩士戴俊傑,提出指出民主需要智慧和理性的觀點。“就服貿來看,大陸開放80項,臺灣開放64項,誰受益顯而易見。”他舉出美國國務卿西華德頂住多數人的嘲諷從俄國手裏購買阿拉斯加的故事,説明瞭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裏的真理,進一步闡述了民主有時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的武器。他認為現在的臺灣社會缺少的就是理性和智慧的思考的土壤,因此民主進程走偏了。

  華南理工大學在讀博士生曹詩林列舉了,北非發生茉莉花革命,中東發生顏色革命等事件,大學生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而提出青年人由於人生觀尚未完全定型,加上好衝動的特徵,很容易被人利用。近期臺灣局勢的變化,從另一個角度,他也認為我們大陸也應反思,完善我們的對臺政策,增加普惠性,讓更多的臺灣普通民眾受益。

  專題講座: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堅定政治信念

  廣州市社會主義學院教授劉強以《近期臺灣民情對島內政黨和兩岸關係的影響》為題進行授課,抽絲剝繭,指出民主是需要建立在本國的實際發展需求,如果一味地照搬照抄,只會邯鄲學步,最終可能連自己國家本來的穩定和諧都遭到破壞。通過對民主、人權的透視,讓大家增強和堅定“三個自信”的政治信念。

  隨後,大家一起前往佛山,參觀了佛山創意園區和文物古跡。佛山是廣東省重點僑鄉,祖籍佛山的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歸僑僑眷眾多,同時,佛山也是嶺南文化的興盛之地和極具活力經濟城市。佛山之行,讓中青年臺胞既了解了歷史文化,又觸摸到創意經濟的發展脈搏。

  今天的臺胞青年已經今非昔比,他們承載著兩岸和平發展的中國夢。通過兩天的學習交流,深入討論家事國事天下事,在碰撞中尋求真理,探討天下事匹夫之責,用知識楊帆讓理想起航。(台灣網廣州市通訊員 王又鋒)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