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廣西馬山壯族會鼓走入寶島臺灣

2014年05月16日 09:43: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5月16日廣西消息 5月14日,臺灣高雄市大愛森林文化藝術團團長、布農族藝人邱師義到廣西南寧市馬山縣,取回今年1月份定購的八個馬山壯族會鼓,會鼓將先從南寧運達廈門,再乘船渡過臺灣海峽到達寶島臺灣,更多臺灣民眾不用來廣西,就能領略馬山壯族會鼓的魅力。

  2013年9月,邱師義隨臺灣苗栗縣少數民族參訪團到廣西參加2013年桂臺少數民族交流周活動,觀看了馬山壯族會鼓表演,被其洪亮、渾圓、厚重的聲音深深震撼,便産生了將馬山壯族會鼓與臺灣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歌舞結合,創作新作品的念頭。今年1月份其專程到南寧市馬山縣的白山鎮、百龍灘鎮、古零鎮,實地考察馬山壯族會鼓製作流程、工藝,並定購8個大小不一的馬山壯族會鼓。

  馬山壯族會鼓源遠流長,始於宋末元初,盛行于明清兩代。其最初的功能為驅鬼鎮妖,外襲警報,祈求吉祥,最後逐漸演變形成壯族民間一種娛樂活動而流傳至今。馬山壯族會鼓使用的套具主角是鼓,配角是鑼和鈸,鼓者聲音洪亮、渾圓、厚重,鈸和鑼聲則顯得十分清脆。敲打時,多人協作,鼓聲撼動四面八方。馬山壯族會鼓與馬山三聲部民歌、扁擔舞一起被譽為“馬山三寶”,2008年被列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2010年8月曾在上海世博會廣西活動周彙報演出。(台灣網廣西臺辦通訊員 吳正勇)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