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14年廣西兩岸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在臺灣高雄舉辦

2014年02月24日 13:53: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2月24日高雄消息 2月24日,兩岸産業高峰會議——2014年廣西兩岸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在臺灣高雄市隆重舉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危朝安,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作大會主旨演講。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廳長謝澤宇、農業科學院院長白先進,臺灣農村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盧虎生、漁會理事長黃一成,臺灣嘉義大學園藝係教授呂明雄,高雄市港都會理事長陳明賢,臺南市億載聯誼會理事長陳李賀作主題演講。會議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臺辦主任劉侃主持。

  危朝安表示,今天時值農曆正月二十五,也是民間的“填倉節”,寓意著五穀豐登,在臺灣隆重舉行廣西兩岸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更加情意濃濃、更加喜慶吉祥。他指出,廣西是大陸率先全面開展與臺灣交流合作的省份。從2005年起,廣西與臺灣攜手,成功舉辦了九屆經貿合作交流會。以往九屆論壇,圍繞兩地民眾普遍關心的經濟、文化、教育等交流合作的重要議題,匯聚群智,集思廣益,凝聚共識,推進合作,促進發展,互利共贏,發揮了重要的先導作用,産生了日益廣泛的積極影響。10年來,廣西兩岸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已經成為推動兩地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危朝安表示,近幾年,與兩岸良好發展形勢一樣,桂臺交流合作也呈現出新的氣象。尤其是2009年以來,廣西與臺灣兩地不斷探索構建良好互動交流機制,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合作成效越來越顯著。廣西已經成為許多臺商在大陸投資的首選地區,利用臺資規模和增速在大陸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位居前列。2013年,廣西新增臺資項目68項,新增合同臺資額14.1億美元,實際到位臺資5.8億美元,臺商在廣西累計投資項目1559項,累計合同臺資額85.07億美元,累計實際到位臺資46.49億美元,桂臺貿易總額達5.08億美元。5年來累計桂臺貿易總額突破15億美元。富士康、光寶、旺旺等一批大型臺資企業落戶廣西,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廣西欽州欽南臺灣農民創業園增資擴股,桂臺産業合作呈現出産業鏈長、輻射面寬的集群效應。隨著桂臺之間往來便利化措施的不斷改進,兩地人員往來更為密切,廣為受益。

  危朝安介紹,廣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區位優勢獨特,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去年,李克強總理提出廣西要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進一步提升了廣西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中國—東盟合作進入新的“鑽石十年”,國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水準全面提升,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即將上升為國家戰略,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啟動建設跨境經濟合作等一系列決策部署,使廣西的改革紅利、開放紅利、人口紅利、生態紅利,都將得到進一步充分釋放,廣西已經成為中國大陸最具活力、最具潛力、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地區之一。

  危朝安表示,廣西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必然助推桂臺兩地合作交流。廣西希望在以下四個方面與臺灣繼續探索建立以産業合作為主,方式靈活、長期穩定的交流合作機制,加快桂臺交流合作的制度化、常態化發展進程:

  第一,深入推進農業合作。希望雙方繼續探索農業合作開發的新領域、新方式、新途徑,推動兩地建立長期有效的農業合作平臺機制,繼續推進兩地農業新品種、新産品研發和新技術交流與合作,推進農産品産銷對接、農民合作組織建設、農業機械化生産、農村金融服務等方面交流與合作;加快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欽州臺灣農民創業園、南寧臺灣花卉産業園園區建設,打造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典範園區。

  第二,積極推進臨海産業合作。抓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大好機遇,積極推進石化、有色金屬加工、新材料、電子資訊、機械裝備製造、林漿紙、能源等臨海産業合作。

  第三,不斷擴大經貿合作規模。繼續推動兩地貿易便利化,不斷擴大貿易規模和雙向投資,務實推動金融業合作,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兩地互設金融機構,不斷密切兩地的經貿聯繫,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第四,繼續促進文化教育交流和各界人員往來。在拓展兩地文教、醫藥、體育交流規模的同時,探索開展演藝、出版、文學創作、中醫藥等方面合作。繼續深入推進廣西與花蓮“百千萬”交流計劃,擴大政商學界和農民、青年、婦女和少數民族等各個領域的交往。支援兩地的民間組織、社團和個人加強交流,建立長期穩定的交流合作機制。

  廣西桂臺經濟科技文化交流協會,廣西相關廳局、各市,臺灣農會、漁會、傑出農民發展協會、水産冷凍商業食品公會、農機公會,高雄港都會、商業會,臺南億載聯誼會,南臺灣理事長聯合會等團體代表近300人出席。(台灣網、廣西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