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尋祖地 話親情 第五屆根親文化節打造兩岸連心橋

2013年10月17日 13:52: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0月17日固始消息 金秋好時節,丹桂香飄時。9月26日,在歷史悠久、人文厚重的蓼城大地,迎來了“第六屆固始與閩臺淵源關係研討會暨第五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來自東南亞國家和臺港澳地區及福建、廣東等10多個省市的嘉賓、學者、宗親400多人齊聚“唐人故里閩臺祖地”——河南固始,尋根問祖,話敘親情,交流合作,共襄盛舉。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鄧永儉,以及河南省臺辦主任王海鷹等領導出席開幕式並參加相關活動。

  弘揚根親文化 擦亮“金字”招牌

  26日上午,由政協河南省委員會主辦,信陽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河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固始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唐人故里閩臺祖地”第五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開幕式在固始縣行政中心會堂舉行。開幕式由縣長曲尚英主持。

  信陽市委常委、固始縣委書記焦豫汝致歡迎辭,她指出,自2009年固始縣舉辦首屆根親文化節至今,已連續舉辦了五屆,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全球華人最嚮往的十大根親文化聖地”之一的固始縣,將持續務實辦節辦會,大力弘揚根親文化,努力把固始打造成一座海內外尤其是閩臺同胞慎終追遠、尋根拜祖的親情橋,一座匯聚各界精英、實現互利多贏的合作橋,一座增進兩岸交流、傳承華夏文明的連心橋。

  開幕式上,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代表全國臺聯向固始縣贈送了《閩臺族譜彙刊》。

  在舉行的固始與閩臺企業家聯誼大會上,企業家們共同發出了倡議,並現場簽約12個合作項目,總金額達30億元。其中臺資企業5個,閩籍企業3個。

  臺灣臻境科技公司董事長許麗秋動情地説:“許多閩臺人知道固始是閩臺祖地,所以來到大陸發展的時候,我們會首選固始,我們也希望把在固始的企業做得更大更好,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促進祖地固始的經濟社會發展。”

  情係蓼城逢盛會 根連閩臺話淵源

  26日下午,在第六屆固始與閩臺淵源關係研討會上,包括72名臺胞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4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本次活動由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兩岸關係》雜誌社、河南省臺辦、河南省社科院主辦,廈門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部主任、教授陳支平,福建省委黨校副校長、教授劉大可,臺灣“中華僑聯總會”副秘書長、教授廖俊傑,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文化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新斌分別作了題為《歷史與文化的雙重認識與跨越》、《閩西客家地區的閩王信仰》、《唐代固始移民對臺灣的影響》和《中原尋根中的“信陽現象”解讀》的演講,並與參會人員進行了現場互動交流。

  九屆政協河南省委副主席、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義初在學術總結中指出,本屆研討會既有學術性總結,又有固始與閩臺合作發展研討,更進一步明確了豫閩臺三地淵源關係及文化傳承,突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三地合作發展的依存度及其重大意義。陳義初對研討會今後的舉辦提出了三點建議。一要主題鮮明。在與“閩臺關係”的總綱下,每屆定一個命題,以便在一個專題上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和研究。二要研究深入。通過深入討論,還原歷史真實。三要抓好落實。強化“臺灣、福建是海外華人的起錨地,而固始是海外華人的起源地”的共識,抓好對這種共識的普及,抓好各姓氏祖祠的完善和修建,使固始真正成為海內外華人的重要朝聖地。

  敬祖崇賢祭先人 尋根聯誼敘親情

  在“南遷先民祭拜儀式”上,出席根親文化節的閩臺和海外南遷先民後裔及固始縣各姓氏宗親代表600余人,懷著對先人的崇敬和對祖地的深情參加了祭拜儀式。

  固始作為歷代中原河洛人南遷閩粵臺的肇始地和集散地,成為眾多閩臺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的祖根地,在中原移民史上佔據重要位置,有著深遠影響,成為獨樹一幟的“閩臺祖地”,近年來,吸引了70多個姓氏近十萬人到固始尋根謁祖。

  尋根謁祖不僅是炎黃子孫一種精神寄託和人心凝聚的方式,更是弘揚中華文化、凝聚民族意志、創造美好未來的不竭動力。參加祭拜儀式的來賓向南遷先民紀念碑敬獻花籃,鞠躬上香。臺灣“中華僑聯總會”理事長簡漢生恭讀祭文,告慰南遷先民,共祝中國夢圓。

  根親連兩岸 書畫傳真情

  固始享有“文風甲中州”之美譽,僅明清兩朝即有進士106人,在全省名列前茅。固始是“中國書法之鄉”,擁有國家級書法家41人,國家級畫家8人,河南省級書畫家200余人,在歷屆蘭亭獎、全國展等國家級大展賽中入展或獲獎1000余人次,在省級以上大展賽中入展或獲獎5000余人次。

  為進一步豐富節會精神文化生活,弘揚根親文化主旋律,促進祖地固始與閩臺地區及海內外文化藝術傳承發展、交流互動,增進兩岸三地源遠流長的根親情誼,固始縣聯合福建漳州市、雲霄縣,臺灣金門縣、高雄市共同舉辦兩岸三地根親書畫藝術展覽,並編輯出版《第五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書畫展作品集》。共展出書畫、攝影作品260幅。作品根植傳統、立意高遠、主題鮮明、藝趣豐盈,充分展示了兩岸三地書畫藝術同受中華傳統文化熏陶涵養、同根同脈的文化精髓,同時個性鮮明的地域特色也各領風騷。

  臺灣的作品傳統凝煉、古風醇正;福建作品古拙率意、氣韻高雅;中原固始同受中原文化和荊楚文化的影響而碑帖並重,跌宕多姿。兩岸三地作品體現出中原文化的靈動脈絡與南國汪洋神韻的相融共生,集中彰顯了根親文化的宏大氣象。

  臺灣訪祖到福建 漳江思源溯固始

  在根親博物館,展出了83個由固始入閩遷臺的姓氏源流挂屏、40多個固始先民入閩姓氏的族譜以及《閩臺族譜彙刊》,展覽以文字、圖片資料及實物,印證了固始與閩臺兩地無可辯駁的淵源關係,讓兩岸同胞深刻感受豫閩臺兩岸三地的木本水源之情與中華文明之根脈傳承。

  26日,“閩臺祖地老家固始”尋根旅遊推介活動在固始縣成功廣場舉行,來自島內的鄉親相繼參觀遊覽了陳元光紀念館、根親博物館、王審知紀念館、根親閣、王審知故里、七星拱月墓園和陳氏將軍祠等根親文化景區、景點,實地參觀了根親文化相關設施建設,詢問了解遺址遺跡管養、保護、開發等情況,聽取了固始源遠流長的移民史和獨具特色的根親文化建設情況介紹。臺灣大祥旅行社總經理強振鵬説:“固始有這麼漂亮的風景讓我很驚奇,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將來這個地方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觀光景點和尋根聖地”。(台灣網、信陽固始縣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慶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