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湖南桂東縣農村夫婦十年真情照顧癱瘓臺胞

2013年08月29日 14:37: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29日郴州消息 在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流源鄉上坪村,有一對樸實善良的農村夫妻,他們名叫陳昭明、鐘雪榮。10年來,他們無怨無悔、悉心照料著癱瘓多年的大伯陳佔輝,演繹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親情故事。

  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我們沿著蜿蜒的鄉間小路來到了陳昭明的家中,來到陳佔輝老人的房間裏,見陳昭明正在幫他擦洗手和臉,清洗身子,換衣服……像這樣的事,陳昭明兩夫妻已經做了10多年了。

  現年87歲的陳佔輝1946年到了臺灣。直到改革開放以後,臺灣和大陸逐漸實現了“三通”,老人請朋友幫忙,寫了一封報平安的信回家。這封包含著老人思鄉心切的家書卻歷經了9個月才到達侄子陳昭明的手中。陳昭明也試著回了一封信。老人在收到親人的來信後,立馬辦理了探親手續,在1990年9月才終於回到了闊別了54年的家鄉。 

  等他回到桂東,自己唯一的弟弟已經去世。每次回家探親他都是住在侄子陳昭明的家中。老人家在臺灣一直沒有成家,退休後,思鄉心切,一心想著回到家鄉與親人相聚,他決定回到自己的老家居住,經過多方努力,終於辦理好了回鄉依親居住的相關手續,2004年回到流源鄉上坪村老家。由於當兵的時候負過傷,回家鄉後他于2006年開始身體出現不適,2007年初突然癱瘓,行動不能自理。於是他的侄子陳昭明主動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而他的這個行為也得到了妻子鐘雪榮的支援。

  陳紹明夫婦細心照料年邁的親人,一個個讓人倍感溫馨的畫面,其實裏面卻有許多別人意想不到的困難,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

  陳昭明妻子鐘雪榮説:老人年齡大了,已經滿了87歲了,牙齒都掉光了。知道他喜歡吃肉,我就儘量煮爛一點。他早上一定要吃麵食,不吃飯,這十年來,我們都滿足他的要求。他在臺灣六十幾年很辛苦,回到這裡,我們應該像他的親生兒女一樣孝順他、對他好,給他一個晚年的依靠,盡最大的能力照顧他、關心他。

  其實這個愛心家庭並不富裕,大女兒今年初中畢業,還有一個10歲的小女兒。以前都靠陳紹明外出打工掙錢養家,自從開始照顧癱瘓的大伯,陳紹明沒法繼續在外面打工。而他的妻子每天也在空閒時間養殖家禽、打理田地用以補貼家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兩夫妻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影響著兩個女兒。兩個孩子也非常懂事,放學回到家中就主動承擔起家中的家務活,對大伯公也是孝順有加。

  都説“久病床前無孝子”,即使是自己的父母至親病重臥床時間太久,再孝順的子女也會有厭煩和抱怨的時侯,有時候,甚至連人影都看不到。可是陳紹明一家照顧癱瘓的大伯數年如一日,再苦再累也不離不棄,他們的行為也深深感動了鄰里鄉親。

  孟子曾經説過“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意思是説孝的最高境界是尊敬父母。陳紹明由於父母早逝,當自己唯一的大伯回到老家,就一直把大伯當成自己的父親一樣敬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傳統美德。(台灣網桂東縣臺辦通訊員郭麗楓 陳翠雲)

 

[責任編輯:宿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