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蕭宏恩到山東大學(威海)作報告

時間:2013-07-15 14:22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15日威海消息 日前,來自臺灣中山醫學大學的蕭宏恩教授在山東大學(威海)圖書館報告廳作了題為“人生中的美與美感”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山東大學(威海)文化傳播學院院長張紅軍主持。300余名師生代表聽取了報告。

  報告會上,蕭宏恩邀請同學描述自己心目中老師的形象,並通過同學們的具體描述提出了對美的疑惑:什麼是美?美在哪?針對這一問題,他概括性地總結了美的主體性;通過一些影像資料的播放,他提出了美是對事物的攝入和攝取、是被賦予的生命、是活化的結構這一觀點,進一步闡述了美的感染力。蕭宏恩認為,醜是美的缺乏,藝術醜是為了襯托藝術美,要辯證地看待藝術的醜感和美感的對立與統一。

  他將美具體到生活中,提出了主觀性和客觀性、雙重明顯性和分享性等美的基本性質,並強調産生美感的條件,即感官知覺、情感、心理距離及創造或創作。最後他特別指出,美來自生命,同時是主體又是客體,體現了生命的獨特性,是每個人的個性、週遭及自身狀態的展現。在互動環節中,針對觀眾提出的什麼是美的感覺,如何去追求快樂、追求美等問題,蕭宏恩分別予以詳細解答。

  張紅軍進行了總結,他表示,蕭宏恩教授用激昂的情緒和熱情的言辭感染調動在場學生,使學生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取得了良好效果。

  蕭宏恩還應邀在文學樓會議室與文化傳播學院、馬列教學部的部分教師進行了教學座談,他以“性別與醫學倫理”通識課程為例分享了自己在臺灣所倡導的生、師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介紹了以“醫學人文”為核心的通識課程規劃。蕭宏恩教授還在校園“藍袍大使”的陪同下游覽了校園。(台灣網、威海市臺辦聯合報道)


編輯:李瑞艷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