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威海借力中韓自貿區建設 推動臺商投資發展

2013年06月26日 09:41: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6月26日威海消息 隨著中韓自貿區漸行漸近,威海借力自貿區建設,推進地方經濟發展的目標更加清晰——在日前舉行的中韓自貿區推動地方經濟合作研討會上,副市長田治穎作了《威海在中韓地方經濟合作中的佈局設計》的發言,在與會專家及威海各界人士中引發了強烈反響。

  在構築合作高地上的佈局設計。把中韓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建設放在全市總體發展中進行謀劃佈局,以東部濱海新城、威海南海新區、威海綜合保稅區、國家級開發區建設為重點,完善産業佈局、産業規劃,優化土地資源,按照綠色生態、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新資訊和海洋開發及高端裝備等領域實施全方位合作,建設具有示範意義的中韓産業合作園區。

  在投資貿易便利化上的佈局設計。加快服務業等領域開放步伐,同韓國地方城市更加主動地開展運輸、金融、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合作。簡化手續,放寬市場準入,力爭將相關的投資和貿易政策特別是外商投資的市場準入政策在威海率先試點。在中韓雙邊檢驗檢疫和海關合作機制下,積極爭取在威海試點與韓國相關部門開展進出口貿易、食品安全及相關領域、電子口岸等方面的互信認證和數據共用,在口岸部門之間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在部門互訪、人員培訓、協同合作、打擊走私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探索建立東北亞地區標準及法規共用平臺,加強與韓國的技術標準對接。

  在建設物流樞紐上的佈局設計。加強威海港、石島港、龍眼港同韓國仁川港及其他港口的合作,建立中韓港口戰略合作聯盟,共同發展集裝箱聯運與國際轉机、物流配送等航運物流業務;提升中韓陸海聯運汽車貨物運輸層次,儘快推動實現整車運輸,推動威海各個港口同韓國港口之間開發豪華遊輪商品。支援增開威海與韓國的空中航線,優化空中轉机運輸和陸空聯運監管模式,打造國際進出快捷通道。下半年將舉辦中韓海上聯合搜救演習,組織對中韓客貨班輪航線進行海事聯合檢查,加強兩地海事、海關等口岸部門間的聯合執法,保障航線運輸暢通安全。

  中韓自貿區的設立,境外投資者,特別是臺灣投資者在威海投資與發展有著很多的利好。一是威海的韓資企業眾多,在威海的臺資企業有相當一部分與韓資企業有緊密合作關係,中韓自由貿易區設立後,在威臺資企業可以享受諸多關稅等方面的優惠待遇 。二是臺灣與韓、日貿易往來密切,威海作為自貿區的先行區和“橋頭堡“,將為臺資企業貿易往來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實惠;三是臺灣與韓國、日本的高科技産業發達,特別是在光電、半導體等更是世界領先,在發展模式上,臺灣跟日本、韓國企業發展模式相近,臺商在威海投資有很多契合點和廣闊的合作空間;四是威海與韓國、臺灣交通便利。對韓國,有威海、龍眼、石島三個港口與韓國海上直航,有威海至仁川、釜山兩條空中航線;對臺灣,有威海、石島兩個港口與臺灣海上直航,威海與臺灣的空中直航正在推進當中。中韓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威海在”兩岸三地”的經貿交流與合作中將發揮重要的樞紐作用。

  “自貿區在將來建成後,産品出口的出關手續或能簡化,那麼我們的産品能在第一時間送到韓國客戶的手中,從而憑藉地緣優勢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搶奪商機。”山東省最大的臺資企業日月光半導體(威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哲峰對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的遠景充滿信心。

  崔哲峰表示,日月光半導體自入駐威海以來,一直專注于生産分離式半導體元器件,生産效率不斷提升,産量和品質都處於同行業領先水準,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在未來,如果自貿區從理想照進現實,那麼他們能夠進一步縮短出口韓國的最短“輻射半徑”,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台灣網、威海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