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從七個判斷看國防軍工融合重任

2017年04月01日 11:07:22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愛因斯坦説過:“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對國防科技工業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現狀,茲作七個判斷供大家參考。這對作為研究人員的我來説,也算“平生鐵面心,忘家思報國”吧。

  第一個判斷:軍民融合發展本質上是為了強國強軍。“多領域”當然包括武器裝備科研生産領域。

  第二個判斷:國防科技工業是國民經濟和國家大工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獨立於這兩大體系之外的産業。國防科技工業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實質上是軍品科研生産的軍民深度融合,這個要害與核心務必認清。

  第三個判斷:軍民融合發展是和平時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大戰略,也是建設先進國防科技工業的大戰略。精心選擇和培育民用科技、民用工業,佈局好武器裝備科研生産,平時把參加武器裝備研製生産的隊伍搞得壯壯的,基礎打得牢牢的,一旦戰時軍工企業遭敵破壞,可迅速轉産擴産,為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武器支援。

  第四個判斷:國防科技工業已是軍民結合型産業。我們整個國防科技工業,民品産值已佔工業總産值的80%左右。伴隨一大批新技術涌現,軍工技術轉民用大有可為,可發展成若干個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大産業,如以北斗導航為核心的資訊産業,以海軍海水淡化裝置為基礎的海水淡化産業等,利國利民,前景廣闊。

  第五個判斷:軍品科研生産有兩個融合。一是軍隊需求與國防科技工業的融合,一是軍品科研生産中國防科技工業與民用工業的融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組織軍內外力量開展技術基礎、預先研究、概念設計等各方面工作,有利於搞出我們自己的殺手锏,增強我軍威懾力。

  第六個判斷:要以解決軍品科研生産“五大瓶頸問題”為突破口,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軍工動力、核心元器件、先進材料、先進製造工藝與設備、軍用軟體大部分靠進口,平時受控於人,戰時受制於人,是我們不能不解決、不得不抓緊解決的瓶頸問題,必須作為一個戰略問題來抓。

  第七個判斷:圍繞建設先進國防科技工業,承擔起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脊梁的神聖使命,是國防科技工業實行軍民融合發展的唯一目標。國防科技工業務必放下身段,主動作為,把優勢民營企業納入國防科技工業力量統籌考慮,真正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能力提升,當好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脊梁。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