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流動人口管理的義烏啟示錄:搭智慧化框架顯社會化要義

2017年03月03日 14:44: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流動人口管理的義烏啟示錄:搭智慧化框架顯社會化要義

  義烏安裝的出租房“智慧門禁系統”。 王逸飛 攝

  目前中國流動人口數已達2.5億左右。此背景下,如何創新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方法,助億萬流動人口的生存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向而行,可謂關鍵。

  答好這一命題方面,流動人口數量約130萬、為市戶籍人口兩倍的義烏可謂頗有心得。近年其通過推廣微信申報、智慧門禁、研判大數據等搭建起智慧化管理框架,在探路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社會化的路上,寫就了頗具複製意義的“啟示錄”。

  微信申報:便捷性造多贏格局

  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社會化,即主管部門發揮管理服務作用同時,吸引社會多方力量參與到流動人口管理服務中,形成齊抓共治格局。在義烏,圍繞該目標,一系列充滿智慧化特色的實踐正在開展。

  不久前,有著博士學歷的陳麗然來到義烏發展。談到居住登記手續辦理時她説:“本以為要擠時間去派出所,沒想到在租住房屋前掃下二維碼,在公眾號裏填好資訊提交就行了。它解決了空間時間限制,很人性化。”

  陳麗然所説的“公眾號”是義烏市公安局(流管辦)于去年三季度打造的“新義烏人家園”公眾平臺。其專門建立微信申報後臺系統,通過各嚮導式功能表引導使用者填寫資訊、上傳照片等進行流動人口居住登記。而通過平臺,房東也可進行相關登記上報。

  “以往流動人口登記管理主要靠到府登記,無法全面覆蓋,效率品質難保證。考慮到微信的普及,我們希望借此方式實現更好的工作效果,讓流動人口感到便捷。”義烏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義烏市公安局(流管辦)副主任鮑志宏説。

  如其所説,在義烏,這種便利是實實在在的。

  義烏市托普飾品的40余名員工中,幾乎全是流動人口。其總經理王躍明説:“以往進行登記要與派出所協調時間,員工都放下工作專門登記,全過程要半天,企業生産肯定受影響。現在只要提醒下大家,員工空閒時間用手機就可完成申報。”

  他直言:“這不僅降低了對生産的影響,還方便我們了解員工真實情況,員工也方便省事,及時申報續報。”

  自去年7月微信申報試運作以來,義烏已有超14萬人通過該方式登記。隨著近期流動人口返城,該數字還將大幅增加。

  鮑志宏表示,義烏接下來將全面推廣微信申報。“預計三年左右,其可成為義烏流動人口登記管理的主要手段”。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