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戴先任:“水軍討薪”不經意揭示電視劇市場亂象

2017年02月24日 10:34:02  來源:齊魯網
字號:    

△ 《孤芳不自賞》“水軍”公然討薪(資料圖)

△ 《孤芳不自賞》“水軍”公然討薪(資料圖)

  作者:戴先任

  此前被“摳像”等負面新聞纏身的電視劇《孤芳不自賞》,2月22日又一次因為奇葩事件上了頭條。2月22日,在新浪微博、豆瓣論壇等多個社交網路頁面,集中出現“《孤芳不自賞》買水軍刷好評賴賬不給錢”的評論,並在該劇的官微下強勢刷屏。一時間,《孤芳不自賞》劇方被網路水軍討薪的“趣聞”,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2月23日《北京日報》)

  《孤芳不自賞》劇組遭水軍“討薪”,是在《孤芳不自賞》結束已經有兩周左右之後,不像是炒作,也不像是對手惡意攻擊。如果此事屬實,原來流量、口碑、收視率很多都是“水軍”刷出來的,這再次讓備受負面新聞纏身的《孤芳不自賞》受到輿論的聚焦,也揭開了電視劇宣傳行銷亂象的一角。很多情況下,“水軍”出力,製作方出錢,雙方皆大歡喜,本是利益共同體的“水軍”居然與劇組互掐,難得一見的“內訌”,才讓人們得以一見好口碑、高收視率等光鮮一面背後的陰暗面。

  隨著國人生活水準提高,消費能力的增強,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越來越高,電影、電視劇更受到公眾的歡迎,看電影、追劇成了國人休閒娛樂最常見的方式。面對龐大的消費市場,電影、電視劇製作方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很多人將心思用歪了,而影視劇市場的混亂失序也給了投機取巧的人以機會。比如電影刷票房、票房注水,比如電視劇收視率造假,請“水軍”為自己的劇目點讚等等,這些都是一種不正當競爭,也是一種誤導觀眾、欺詐觀眾的違規行為。

  但這些也都早就成了行業慣例,不僅只有這些,影視作品粗製濫造、抄襲成風,也是較為嚴重的問題,又比如歷史正劇等嚴肅作品少人拍攝,而戲説、穿越的電視劇卻持續霸屏,而影視劇作品的製作水準與品味也令人擔憂。這些問題讓影視劇市場亂象叢生,而難以得到長足發展。

  要能規範影視劇市場,就不能聽之任之,需要加大力度整頓市場秩序,對於收視率造假、口碑造假等亂象,要採取零容忍態度,而不能再像現在一樣,任其變成了行業潛規則。這是在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是在營造健康的文化市場,有利於影視劇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另外,創作者們也要能潛心製作精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最終還是需要以優質內容取勝,當優質影視劇憑藉實力征服觀眾,對那些寄望于弄虛作假、瞞天過海的人,也將是當頭一棒,從而讓他們看到一切投機取巧都難以真正贏得市場;當然也不能只寄望于行業自律,相關部門更要積極行動起來,凈化行業市場,同時也要加大對創作歷史正劇等正能量優質作品的優質內容創作者、提供者給予鼓勵與扶持等等。這才能讓影視劇市場祛除虛火,而迎來真正的繁榮。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