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理論

黨內何以必須稱“同志”

2017年03月20日 13:14:25  來源:湖南日報
字號:    

  原標題:黨內何以必須稱“同志”

  黨內稱呼問題看似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實為一件事關黨內民主和革命勝敗的政治大事。因此,黨內必須稱“同志”!

  中國革命的勝利實質上就是一群稱“同志”的人打敗了一群稱“老闆”“大哥”“小弟”的人!在通往革命勝利的道路上充滿著太多的艱險和犧牲,無數革命先烈頂著“同志”的稱號拋頭顱、灑熱血,無私地為活著的“同志”鋪就了勝利之路。活著的“同志”是代表著已經犧牲的“同志”在享有勝利的成果,活著的“同志”始終以“同志”相稱,這本身就是對為革命已經犧牲“同志”的敬重和緬懷,是不忘本的具體表現,是不忘初心、繼續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本質要求。敢問活著的“同志”,在黨內誰能有資格以“老闆”“大哥”頭銜自居呢?

  黨內稱“同志”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相結合的産物,是黨內先進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任何同志個人的力量都是弱小的,稱呼“同志”大家才能平等地團結起來,從而凝聚起革命勝利的力量。要團結每一位同志就得尊重每一位同志,尊重每一位同志就得關心每一位同志、愛護每一位同志、幫助每一位同志。也只有在稱呼“同志”的前提下,批評與自我批評才有存在的基礎,才能成為我們黨團結的利器!稱“老闆”“大哥”者,根本容不得批評與自我批評,否則就會覺得“老闆”“大哥”的體面和尊嚴蕩然無存。

  一個人一生一世充其量只能認識三萬人,能稱兄道弟且牢牢記住的原則上不超過一千人。稱“同志”者並不一定非得自己認識不可,所以只有稱“同志”才有可能團結起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乃至上億的人,來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稱“同志”還是稱“老闆”“大哥”“小弟”,這兩者之間力量對比過於懸殊,個中道理十分明顯。難怪乎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委婉地謝絕了王佐、袁文才要與他“拜把子”的請求,言明我們黨內不興這一套。

  稱“同志”還意味著我們大家同為“為人民服務”的志願者。是志願者就是不講價錢、不圖回報的貢獻者,是立志為了崇高目標讓渡利益、準備犧牲的追夢人。這就是每一位中國共産黨人的人生價值所在。在黨內,我們不應只是簡單地提倡稱“同志”,也不應簡單地強行要求一律稱“同志”,而應該在充分講明道理的情況下,把稱“同志”變成大家的自覺行動。

  (作者係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機關黨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