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貿全年預計增長4% 官方稱已盡全力保市場

時間:2013-01-04 14: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對於2012年的中國外貿,年初制定的10%增長目標已經成為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前11月的數據,外貿大省浙江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849.7億美元,同比增長1.3%。近日,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陳如昉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保十”目標確實已無法實現,“這不是我們不努力也不是政策沒到位,根本原因還是在市場。”

  陳如昉説,“儘管沒完成目標,但預計今年浙江的外貿增長在4%左右,我們已盡全力保住市場。”

  外貿企業利潤薄如紙

  義烏的王斌集團是一家主要生産木製相框的外向型民營企業。據該公司網站資料,這家有自營進出口權的公司,産品80%出口。

  該公司外貿業務負責人全旭平説,今年對王斌集團來説,是艱難的,“訂單還是有的,跟去年也差不多,但壓力比以往更大”。

  全旭平説,一方面是價格壓得很低,同行間的無序競爭今年特別明顯。“我們的産品屬於勞動密集型的産品,競爭尤其激烈。我們85%的産品銷往美國市場,這個市場對品質的要求沒那麼精細,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跟很多品質比我們差、價格比我們低的企業競爭。”

  另一方面,客戶也變得更“挑剔”了。“同一價格下可選的貨源多了,我們會更被動。”

  全旭平説,王斌集團的自營出口額大概在五六千萬人民幣,但今年利潤甚至不如金融危機時,已低於5%。“有些小單子我們放棄了,但大客戶還是要做,市場必須保住。”

  而就算業界龍龍頭企業,今年也感受到了來自週邊的壓力。主營絲綢、服裝等産品的浙江萬事利,已有30年曆史。其旗下萬事利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樓靜陽介紹,去年公司出口額是8000多萬,儘管還不知道今年的財務數字,但今年比往年明顯吃力了。

  “印度的勞動力成本是國內都三分之一,已經有客戶將一些産品要不高的訂單發向越南印度,這麼一來,國內的小公司就受不了。”樓靜陽説,目前其公司還被歐美等國設置了很多關卡,譬如産品、人權甚至反恐等驗廠要求,依據這些要求,除産品品質外,工廠並不被允許讓員工加班等。

  “大客戶是讓第三方驗廠的,我們幾乎每個月都要應付驗廠,也大大增加了成本。”樓靜陽説,現在訂單的國際市場少了,保住老客戶就是保住市場,“我們的對手也很強勁,好在我們的産品,其他公司可能做不了,相對容易保住。”

  另據位於浙江嘉興的上市公司桐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儘管1-11月該公司外貿出口銷售額增長58%,“但利潤率並沒有提高,不至於虧錢,但也賺得不多,好在我們是以內貿為主的。”

  歐洲市場最受傷 光伏産業中槍無數

  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陳如昉介紹,總體來看,浙江外貿出口市場中,歐洲市場最受傷,而新興市場正在崛起。

  另從行業來看,“光伏”産業今年中槍無數,傷痕纍纍。主打國外經貿訴訟、涉外官司的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律師傅林勇説,今年他接了了兩個涉及光伏的國際仲裁案件。

  其中一件是一家位於紹興的一家專做光伏電池産品的企業訴歐洲太陽能電廠。“前幾年光伏産業前景大好時,這家公司開工光伏産品,在‘雙反’壓制後,很快陷入困境。”傅林勇介紹,這家公司今年初就已進入半停産程式,因怕客戶撐不住,最終選擇和解方式解決爭議,拿到了600多萬歐元貨款,但大形勢下,這家光伏産品公司的前途並不樂觀。

  另據專打“反傾銷、反補貼”案件的浙江天冊律師童躍萍則向記者表示,今年找她打官司的企業大概有30多家,她幾乎來不及看材料,“甚至涉及産品名稱都已多到記不住了。”

  童躍萍説,她所接案件中,受傷最嚴重的是光伏産業,同時還有木地板、膠合板、空調部件甚至塑膠薄膜等。

  官方力挺企業保市場

  浙江外貿企業在今年年初時就早已感受到外部壓力。

  今年的前四月,浙江省進出口總額948.3億美元。其中,出口652.9億美元,同比增長4.2%,增速同比去年回落21.9%,比去年全年回落15.7%。

  5月11日,浙江省召開外貿工作專題會議,浙江省政府在當天的會議上與浙江11個地市領導簽訂了一份目標責任書,責任目標就是要“今年外貿出口保持10%增長”。

  7月20日,浙江又召開全省拓市場促外貿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人在會上放話,要求“咬定年初確定的目標不動搖,力保市場份額不退讓。”

  浙江省政府力挺企業的實際政策——《關於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也隨即出臺。

  該《意見》要求,加快進出口退稅進度、簡化程式、放寬出口企業退稅門檻,“外貿企業每月可多次申報退稅,甚至提前辦理退稅。”浙江商務廳一位負責人表示。

  《意見》還在資金來源上,對外貿企業予以支援。該《意見》要求加大對進出口企業的信貸支援,特別提到“對以往經營良好、信用較高但因外部因素導致暫時性經營困難的進出口企業,要繼續滿足其合理需求的信貸要求,不抽貸、不押貸”,同時要求金融機構主動讓利進出口企業,減少其財務負擔。

  從《意見》來看,浙江正著手加強建設貿易摩擦預警點,全力應對歐盟光伏産品反傾銷案等重大案件的應對工作。

  另外,除強調推進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外,該意見還特別強調支援企業投入研發、技改提供資金,萬事利進出口集團就獲評省市出口名牌研發享受補貼90萬元人民幣。

  今年8月,浙江商務周開幕式上,陳如昉表示,商務廳方面今年已從該省外貿500強中排出200家困難企業,予以重點關注,並撥出近兩億專款鼓勵外貿企業參加出口信用保險及展會等活動。

  實際上,浙江已鼓勵外貿企業參加國外展會已經多年。王斌集團外貿負責人全旭平表示,其實浙江企業國外參很多是享受免參展費甚至享受補貼的,以前生意好,應付客人都來不及,很少去參加。

  但今年,王斌集團已經報名申請參加2013年初在芝加哥的一場展會,“這是官方組織的,有很多補貼,基本上我們只要自己支付住宿等基本費用就好,是開拓客戶的好機會。”

  對王斌集團等許多企業來説,能讓他們在微薄利潤下繼續接單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出口退稅。“我們産品的利潤低於5%,但退稅卻有6%-7%,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

  4%的勝利

  依據前11月及12月上旬數據,浙江已無完成10%外貿增長目標的可能,但陳如昉表示,浙江確實已經盡了全力。

  他説,今年的外貿形勢整體上就非常嚴峻,主要問題不是企業不努力政策不到位,而是在外貿市場的持續疲軟。“實際上從今年5月以來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9月慢慢有回升,目前來看全年增長應該在4%左右,這是個實打實的數字。”

  陳如昉認為,在整體經濟形式不好的情況下,保住市場才是今年的最大目標,寧可不賺錢少賺錢,也要佔住市場份額。”從結果來看,仍然有4%的增長速度,説明佔領國際市場的比重並沒有降,有市場就有青山,浙江外貿還是取得了一定的勝利。”(記者 趙小燕 夏毅)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