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三十年:馬路市場到全球最大小商品批發市場

時間:2012-12-06 10: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義烏12月5日電 (記者 張茵 實習生 李夢清)三十年前,浙江義烏正式開放水泥板鋪設的露天市場——稠城鎮小百貨市場;三十年後,義烏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如史詩般演繹了“華夏第一市”的傳奇。

  義烏,位於浙江省中部,由地級市金華市代管,于2011年榮獲全國第十個“經濟特區”殊榮。

  義烏人多地少、土地貧瘠、資源匱乏,外部環境顯然不具備優勢。那義烏是如何從曾經名不經傳的小縣城轉變成為今天的“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據悉,自宋朝以來,為擺脫貧困的義烏人民就走南闖北開始了“雞毛換糖”的原始商業活動。

  1982年9月,義烏發佈《關於加強小百貨市場的通告》,宣佈正式開放稠城鎮小百貨市場,設址湖清門,面積4252平方米,設攤位300多個,開啟了30年的市場建城之路。

  1984年12月,義烏重新選址,建設了新馬路小商品市場,結束了沿街為市的傳統方式,實現了馬路市場向棚架市場的過渡。

  1986年9月,市場需擴容,義烏再次重新選址建設了城中路小商品市場,市場攤位增加到5000多個,流通範圍向省外輻射,形成了跨區域、連城鄉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1992年2月,義烏規劃建設了篁園市場,實現了從棚架市場向室內市場的轉變,並嚴格實行各類商品劃行歸市、分類經營,被正式命名為中國小商品城。

  並且,隨著篁園市場二期、賓王市場的建立,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買全國貨、賣全國貨”的格局。

  2002年以來,義烏借助“中國加入WTO”的巨人肩膀,邁開了國際化腳步,並逐步實現從“買全國貨、賣全國貨”向“買全球貨、賣全球貨”的轉變。

  2009年以來,義烏順應社會發展趨勢,規劃建設中國小商品城國際生産資料市場和國際電子商務園區等重大項目。

  近兩年,在全球經濟並不明朗的大背景下,義烏自2011年深入推進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以來,迸發出更大的活力。

  一路走來,義烏這艘“市場航母”從未停止,並且牢牢把握市場這個方向盤前進著。而當年的馬路市場,已于2005年被聯合國、世界銀行與摩根士丹利等權威機構確認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在市場的帶動下,義烏的小商品製造業快速發展,涌現了13個國家級産業基地、催生了一批全國乃至世界的行業“單打冠軍”;物流、會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集聚了70多家金融機構,培育了4個國家級展會,年快遞量躍居全國城市前十強,三産比重達到54.5%。

  此外,義烏城市化快速推進,建成區面積拓展到96平方公里,集聚了近200萬的“新老義烏人”,義烏也因此被列為全國改革開放18個典型地區之一。

  另據杭州海關統計,2012年1-10月義烏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63.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5.9%,增速遠超浙江省平均水準。

  30年,義烏無不演繹著“無中生有、有中生奇、無奇不有”的發展奇跡,實現了華麗的轉身。

  當前,市場發展面臨融合發展的新趨勢,義烏又該如何化挑戰為機遇,順勢轉型,實現強者恒強?

  義烏市委書記黃志平在義烏市場建設30週年慶祝大會上指出:“關鍵在於我們建設怎麼樣的展示交易平臺,為市場提供怎麼樣的發展環境。”

  他表示,“十二五”期間,義烏將投資近200億元推進市場平臺的建設和提升,並加快推進國際生産資料市場建設,實現“開門紅”,為整個市場的繁榮奠定堅實基礎。

  “‘十二五’期間,要建成佔地2.6平方公里、建築面積200萬平方米的供應商産品展示交易及配套用房項目。”黃志平説。(完)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