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兩岸首日“大三通”:直航通郵提供了巨大方便

時間:2008-12-16 09:38   來源:中新社

    12月15日,海峽兩岸全面直接通郵正式開通,目前,各項準備工作也已經就緒。當日起,兩岸將通過空運或海運直航方式將郵件總包送至對方郵件處理中心,這標誌著兩岸全面、直接、雙向通郵正式實施。屆時,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將全面開辦兩岸郵政業務和郵政匯兌業務,大陸6萬多個郵政網點原則上也將同步開展兩岸函件、包裹、特快專遞及郵政匯兌業務。圖為北京一些郵局已專設臺灣郵件處理通道。 中新社發 鄭雄增 攝

    十二月十五日上午十點十分,滿載著十三名機組人員和三百一十三名旅客的臺灣地區中華航空CI七九八九航班飛抵浙江杭州蕭山機場。圖為機組人員受到熱利潤歡迎。 中新社發 周翌 攝

 

  海峽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十五日正式實施,兩岸九個城市往返十六個航班、八個港口二十艘海運船舶、以及直接通郵的第一批郵件,見證了“大三通”首日的歷史性時刻。

  十五日上午,海峽兩岸空中雙向直達航路開通儀式在上海中國民航上海區域管制中心大廳舉行。通過呼叫,上海與臺北區域管制中心通話,兩岸空管順利建立直接交接程式,兩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雙向、全面空中通航正式開通。

  八時零五分,中國東方航空公司MU二○七五航班搭載一百五十名旅客,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順利起飛,“截彎取直”前往臺灣桃園機場。該航班預計九時四十分左右抵達桃園機場,新航路的飛行時間比原來週末包機節省一個多小時。與此同時,臺灣復興航空至上海的班機也從臺北松山機場起飛。

  “大三通”首日,共計有桃園-北京、桃園-上海、桃園-深圳、桃園-杭州、天津-桃園、廣州-桃園、松山-上海、杭州-松山、深圳-松山等九條航線,十六個航班往返兩岸,賣座九成以上,上海、廣州及杭州等航線客滿。

  近年兩岸人民往來達到每年五百多萬人次,其中臺灣民眾來大陸四百多萬人次。據計算,臺北到北京直航只需一百二十分鐘,到上海八十二分鐘,到廈門六十分鐘。直航為民眾往返兩岸提供了巨大方便。

  十五日上午,海峽兩岸直接通郵儀式在北京首都機場航空郵件交換站舉行,從北京以直接通郵方式寄往臺灣的第一批郵件也正式發出,兩岸全面、直接、雙向通郵正式啟動。

  大陸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孫亞夫、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茍仲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劉安東等在儀式上向各自臺灣的朋友發出第一批以直接通郵方式寄出的明信片。

  在臺北,臺灣“中華郵政公司”董事長吳民佑寄給中國郵政集團總經理劉安東的快捷郵件也隨臺灣寄往大陸的首批直郵郵件寄出。這批郵件將搭乘十五日上午從桃園機場起飛的華航班機,大約在中午一時二十分左右抵達北京。

  上午九時三十八分,中海集團“新煙臺”輪和中遠集團“大洋洲”輪兩艘萬噸級貨輪在天津塘沽港口起錨開航,兩岸同胞期盼幾十年的全面、雙向、直航海運事業邁入了新歷史時期。

  有資料顯示,兩岸年貿易額已超過一千億美元、年運輸量七千多萬噸,兩岸貿易運輸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通過海運完成。此前,兩岸海上間接通航運輸時間長,運輸效率低,物流成本高;兩岸海上直航的實現將大大節省物資交流的成本和時間。經初步預算,海上直航每年可為兩岸減少運輸時間十一萬小時,降低運輸費用一億多美元。

  十五日,大陸的天津、上海、太倉、福州、廈門、泉州,臺灣的高雄、基隆,共八個港口開啟海上直航;參加首航的船公司十三家,其中大陸九家公司十五艘船舶、臺灣四家公司五艘船舶。(記者 邢利宇)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