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啟動新台幣雙向兌換 臺商稱非常方便

時間:2010-04-27 09:50   來源:新華網

  在滬臺商蕭靜萍26日在上海辦理了全市首筆人民幣兌換新台幣業務。“非常方便,兌換成本大大降低,對於我們這些經常往來于滬臺兩地的臺商來説,開放新台幣雙向兌換非常便利。”

  為方便世博會期間來滬觀光旅遊的臺灣同胞,交通銀行26日獲批在上海啟動新台幣和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試點。這意味著,新台幣兌換業務試點擴展至長三角地區。此前,福建一直是大陸唯一的新台幣兌出業務試點地區。

  “長三角地區是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胞居住最集中的地區,在上海試點新台幣雙向兌換,將大大便利兩岸經貿、商務往來。”上海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説。

  蕭靜萍當天用人民幣兌換了1.55萬元新台幣。她表示,以往到大陸來之前要先把新台幣換成美元,然後再換成人民幣;回臺灣前則要經過兩次相反的兌換。多一次兌換就要多承擔一次匯兌損失。不僅不方便,而且浪費很多時間。

  根據大陸現行個人外匯管理方面的規定,境內及境外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境內、境外個人客戶當日辦理不超過等值5000美元(含)的新台幣現鈔結匯可直接持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前往銀行櫃檯辦理。根據測算,以上額度基本可以滿足臺胞在大陸短期旅遊和生活的需要。

  世博會期間可能大量來滬的臺灣遊客,也是試點新台幣雙向兌換的現實需要。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奧運核心區的場館、主新聞中心及奧運村的銀行網點,也曾部分試點新台幣的單向兌換業務。

  目前,上海全市109家交行網點,包括世博園區內3家網點均可辦理新台幣雙向兌換業務。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表示,作為兩岸經貿往來的橋梁,人民幣與新台幣兌換關係到兩岸的民生需求,也是上海作為金融中心地位的體現。在貨幣兌換上的進一步開放,有利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但業內人士也認為,目前的新台幣雙向兌換機制主要針對小額的、個人匯兌需求。大額的資金往來,還有待於兩岸銀行間清算機制的建立,以及更深層次的金融、經濟合作框架。

  據了解,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大陸銀行均表達了赴臺設立分支機構的意願。島內銀行業“西進”的姿態也相當積極,彰化銀行、國泰世華、臺灣華南銀行等紛紛申請赴大陸開設分支機構。

  盛九元説,MOU目前已經正式生效,但具體合作和業務開展方式,都需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進一步商定。“我們期待未來兩岸金融合作進一步提升。”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