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搶人民幣” 臺“央行”請外銀幫忙

時間:2010-04-20 10:26   來源:中新社

  種種跡象顯示,臺灣民眾“搶人民幣”已成為全民運動。人民幣現鈔供貨的兩大外商銀行匯豐及美國銀行稱能收購到的人民幣,幾乎已全數賣給臺灣。臺灣的外銀業者稱,臺灣幾乎是大陸和香港以外,全球擁有人民幣最多的地區。

  綜合臺灣媒體19日的報道,臺灣的各大銀行現在已經出現人民幣大缺貨的情況,臺灣許多銀行已限量兌換,甚至有些銀行已祭出“只買不賣”的策略因應。

  儘管大陸商務部官員日前表示,中美已初步達成協定,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但臺灣由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心理持續發酵,即使目前還沒有開放人民幣存款,但各個銀行的換出量遠大於換入量,連向香港的美國銀行或匯豐銀行拋補的成本都提高,造成臺灣的人民幣價格比國際價格還貴。

  臺灣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團臺灣銀行表示,近期明顯發現,雖然人民幣進貨量一直增加,但是各分行還是常常在喊缺貨。今年以來,除了過年前後因臺商回臺帶回不少人民幣之外,臺銀其他時候都必須持續向外買進人民幣。

  在臺灣人民幣交易量最大的兆豐商業銀行也表示,不少機構都預期人民幣年底前會升值至少3%,很多民眾都想先買些人民幣在手邊,導致人民幣現貨吃緊。本來銀行認為大陸觀光客來臺消費,至少可“回收”一些人民幣現鈔,但沒想到部分縣市的工藝品店、禮品店也開始囤積人民幣,市場回流的人民幣現鈔量大幅減少。

  據了解,今年過年前,匯豐和美銀兩家外商銀行一週交易量約人民幣數百萬元,但過年後,從3月到4月中旬,臺灣地區的銀行對人民幣需求量突然暴增,人民幣現鈔交易量升高,一週內人民幣買和賣的交易量加總曾突破3000多萬元,其中超過2000多萬元是“賣出”給臺灣銀行同業,從臺灣市場買回的人民幣不到百萬元。

  臺灣“中央銀行”已經注意到人民幣有供貨不足情形,“副總裁”周阿定表示,目前人民幣買進較少、賣出較多,買進與賣出約為 1比2.5,這種情形大約有兩周。從2008年6月30日開放兌換人民幣以來到現在,銀行買入人民幣69億多元,銀行賣出(民間需求)92億多,買賣差額22億人民幣。

  周阿定説,已商請美國銀行及匯豐銀行直接向大陸取得貨源,解決人民幣供應不足情形。(記者 曾嘉)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