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ECFA下兩岸三地相合有優勢有平臺有空間

時間:2012-10-31 09:16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香港10月30日電 (記者 童靜宜)29日下午,2012第三屆後ECFA港浙臺民間企業經貿論壇在香港舉行。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會長鄭宇民在論壇上稱,兩岸三地在ECFA道路的指引下,應該強化交流與合作。浙江有網際網路的優勢,專業化是臺灣的優勢,國際化是香港的優勢,兩岸三地相合,就有優勢,就有平臺,就有空間。

  世界經濟風雲變幻,中國企業如何應對?

  鄭宇民的觀點很明確:抱團取暖,合作共贏。

  “我去年看到一個香港的報道:昨晨香港六時,氣溫五點八度,凍死六人。我感到很奇怪,五點八度怎麼會凍死六人呢?後來我一看原來是落單了,而抱團就可以相互取暖”。

  他拿浙江舉例,説浙江企業有兩個缺陷,一是變化能力很差,二是勞動力結構偏低下。所以浙江轉型升級的任務非常繁重。

  “前二十年我們跟人家的競爭是龜兔賽跑。兔子跑得快我們怎麼樣也跟不上,但有一天兔子打瞌睡睡著了,我們慢慢爬上去趕了一把。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兔子不睡覺了,你還能龜兔賽跑,你還能寄望人家打瞌睡嗎?不能,怎麼辦?”鄭宇民表示,這種情況下競爭的方略就要改變,不能比賽跑,而要比賽游泳。

  “第三次工業革命就給了我們一次游泳的機會”。鄭宇民認為因為網際網路技術的扁平化,使當下的經濟環境出現了類似游泳池水面的這種狀態,所有的中小企業不論大小,都扁平化的浮在水面上,有能力就可以生存。“所以中小企業的扁平化佈局,分散化生産,合作化存在,個性化實現的這一趨勢,我覺得我們兩岸三地在ECFA道路的指引下,應該強化交流與合作”。

  他特別舉了阿里巴巴的例子:阿里巴巴今年交易額1萬億人民幣,三年以後要實現2萬億人民幣。每天在中國大陸上跑的郵包一天1800萬個,其中浙江的阿里巴巴有1500萬個。“我們有網路優勢,今後的生産是在網路上做扁平化的配置,馬雲説今後的生産方式完全改變了,過去一天做二千條相同的褲子,今後,一天做兩千條不同的褲子,這就是我們中小企業在網際網路之爭下有可能游泳勝出的一個很重要的機遇”。

  鄭宇民表示,網際網路是浙江的優勢,中小企業是浙江的優勢,專業化是臺灣的優勢,國際化金融空間是香港的優勢,“而三地相合,就有優勢,就有平臺,就有空間,我們相信,在明年我們相見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更加自信,我們為了明天的自信,今天的合作一定要更加堅定”。(完)

  (原標題:鄭宇民:後ECFA下兩岸三地相合有優勢有平臺有空間)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