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貨幣清算生效 臺灣銀行搶推人民幣商品

時間:2012-10-29 09: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本週生效,臺灣銀行業者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新商機,除了加挂人民幣存、匯的牌告利率與匯率外,部分銀行更規劃推出人民幣高利定存,並針對高資産大戶推出人民幣結構型存款、雙元貨幣等商品。

  臺灣“金管會”已完成相關法令修正,將在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生效的同時,開放島內的外匯指定銀行(DBU)辦理人民幣業務。

  臺銀、華銀等行庫主管昨日均表示,貨幣清算機制生效當天,銀行就可受理客戶存入人民幣存款,或辦理人民幣匯款。

  目前多家銀行都有外幣綜合存款帳戶業務,民眾在銀行若已有外幣綜合存款帳戶,不必另外再開立人民幣存款帳戶,就可直接存入人民幣存款,或將新台幣轉為人民幣,存入外幣綜合存款帳戶。

  多數銀行均評估,島內人民幣業務上路後,第一階段仍以存款、匯款及放款為主;第二階段,再推出人民幣計價基金等相關理財商品。

  一位銀行業者表示,因人民幣匯率長期看升,開放初期,預期民眾應會有意願存人民幣,作為外幣投資理財配置的一環。不過,銀行業者也説,即使有推人民幣高利定存,大概也不可能像香港的銀行,會突然推出短天期年利率卻可達3%以上的超高利,畢竟銀行還是要考慮成本與去化管道。

  雖然多數銀行預估人民幣相關理財商品,會在第二階段才上路,但已有銀行規劃在第一階段人民幣存款業務上路後,就推出人民幣結構型存款等衍生性商品。

  行庫主管表示,推人民幣結構型存款屬於外匯商品的一種,是將傳統的定存結合衍生性商品,通常是利、匯率相關的期權商品,來取得高於傳統存款利率的報酬。

  至於理財商品上路時間,銀行公會人員張雲鵬則表示,預估在人民幣存款業務上路1年後,當人民幣存款佔銀行總存款比重累積到2%到3%之後,就會衍生出相關理財商品需求。

  張雲鵬預估,開辦人民幣業務初期的2年內,人民幣存款預估將可達銀行總存款5%。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