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金融合作:貨幣“直航”有譜了

時間:2012-10-23 09:42   來源:人民日報

  兩岸貨幣管理機構日前簽署《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這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形勢下,兩岸金融合作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建立,將降低兩岸民眾與企業的匯兌成本和匯率風險,促進兩岸投資貿易更為便利,進一步深化和擴大兩岸經濟合作。這一舉措順應了兩岸各界的呼聲和期盼,符合兩岸雙方的共同利益,對於實現兩岸經濟互利雙贏、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備忘錄,兩岸雙方同意各自選擇一家貨幣清算機構為對方開展本方貨幣業務提供結算及清算服務,貨幣清算機構可依照兩岸相關監管法規辦理兩岸貨幣的現鈔調運。雙方同意兩岸貨幣用於商品、服務和投資等經貿活動的結算與支付,兩岸金融機構可互開相應幣種代理賬戶辦理多種形式結算業務,也可辦理雙方法規許可的其他業務。雙方表示將努力確保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按照雙方的有關法規及管理要求穩健運作,並明確了雙方監管合作的相關機制,包括對貨幣清算機構的要求、資訊交換、保密要求、業務檢查、風險處置、聯繫機制等。

  兩岸建立貨幣清算機制,最直接的動因在於降低匯兌成本和匯率風險。目前人民幣與新台幣都不是自由兌換的貨幣,無法從銀行直接取得對方貨幣,兩岸雙方進行交易時,需要透過第三種貨幣比如美元來進行貿易結算,這就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也讓買賣雙方面臨了雙重匯兌風險。一旦兩岸清算機制建立,雙方即可透過貨幣清算機構為對方提供本方貨幣的結算和清算服務,讓對方貨幣可以順利回流,且提供對方貨幣在本地市場的流動性。由於不再需要透過第三類貨幣進行結算,將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根據專家測算,兩岸經貿往來如果直接以人民幣結算,可降低成本1%—3%,以去年兩岸進出口總額1693億美元計算,可幫助兩岸商家省下100億—400億元人民幣,在降低匯兌風險的同時,還可以讓商家的資金調度更加靈活。

  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也對兩岸民眾的日常往還帶來便利,兩岸民眾旅遊、就學、經商可隨時直接通匯,且有機會享受人民幣存款和理財投資的好處。

  目前,大陸已是臺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地區、第一大貿易順差來源與第一大對外投資地,兩岸經貿合作的現實與願景,使得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製成為迫切需求,尤其是臺灣,更希望通過兩岸金融合作,來改善島內金融孱弱的體制,增加競爭能力。所以當《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簽署,兩岸將據此啟動貨幣清算機制的消息傳來,島內業界給予了熱烈的掌聲。島內輿論認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之後,提供現鈔買賣只是金融往來的最基礎業務,進一步還有金額龐大的貿易融資、現金匯兌,再持續往上發展,還有屬於金融服務領域的有價證券、債券,甚至更高端的金融衍生性商品交易。這一層一層的業務,具有無限發展的空間。這將為臺灣的金融産業、製造業與服務業,打造一條高安全、高流量、高成長的金融高速公路。

  《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是落實《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的重要一步,冀望兩岸貨幣管理機構加快後續準備工作,儘早開始兩岸貨幣清算的實質運作,早日讓兩岸民眾享受兩岸金融合作深入發展結出的碩果。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