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經濟延續下行趨勢 四季度或小幅回升

時間:2012-10-24 08:55   來源:新華網

  “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小幅回升”——專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部長余斌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4%,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從單季來看,這已是中國經濟連續第七個季度出現增速下降。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行?何時能實現築底回升?如何培育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日前,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

  經濟延續下行趨勢 三季度增速應見底

  問: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4%,如何看待這一經濟增速?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形勢究竟怎樣?

  答:三季度GDP增長7.4%,延續了年初以來的下行趨勢。從GDP季度累計同比增長看,本輪經濟回調到三季度已持續了10個季度。這是我國自1992年開始發佈該項指標以來,回調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經濟增長也明顯低於2002至2011年10.6%的季度平均水準。

  積極因素正在累積 四季度增速有望回升

  問:中國經濟增速何時能實現築底回升?

  答:近期一些積極因素正在積累,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呈現小幅回升態勢。

  一是新一輪寬鬆貨幣政策促使世界經濟短期向好。自歐央行實施直接貨幣交易(OMT)、美聯儲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QE3)後,英國、日本、巴西、澳大利亞等相繼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短期有利於穩定金融市場,提振消費信心,我國出口增長將逐步回升。9月份,我國出口增長達到9.9%,明顯高於7、8月份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由此引發的新一輪為防止本幣升值的全球性貨幣寬鬆競賽,對短期資本流動和物價上漲都將産生影響。

  二是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總體有所改善。9月份,美國、歐盟、德國、日本及新興市場國家PMI指數都出現回升。我國PMI指數也結束了連續4個月的下降,特別是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比上月回升1.1和2.2個百分點。同時,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呈回升態勢,我國企業原材料購進指數已經止跌回升,將推動企業回補原材料庫存和增加需求。

  三是內需短期呈企穩回升態勢。隨著基礎設施投資回升和房地産市場回暖,投資增幅提高。1至9月份,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0.5%,比1至8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在房地産銷售回升、長假等拉動作用下,消費實際增速高於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1.6%,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此外,去年四季度工業生産、投資、出口等增長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也為今年四季度企穩回升奠定了一定基礎。

  目前,三大需求總體均呈企穩回升態勢,三季度應為年內增速底部,四季度將出現小幅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長略高於7.5%,CPI漲幅略低於3%。在歐債危機反覆惡化、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國際環境下,我國實際經濟增長與預期目標的差距為新世紀以來最小的一年,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成績來之不易。

  結構調整有進展 培育競爭新優勢

  問: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呈現哪些變化?如何培育拉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動力?

  答:政府在努力實現穩增長目標的同時,尤其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一是在經濟持續下行中,堅持房地産調控不動搖,積極化解投融資平颱風險,有效減輕通脹壓力,成效顯著;二是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表現為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中、西部地區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就業狀況總體平穩,城鄉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三是在財政收支壓力不斷加大的同時,積極推進民生領域改革,支出大幅增加,對促進消費增長和保持社會穩定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3年,世界經濟仍處在調整期,寬貨幣、緊財政難以根本解決結構改革不到位和需求增長乏力等問題,金融危機的影響呈現長期化趨勢。同時,發達國家實施再製造業化戰略,以網際網路、新能源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全球産業結構調整出現新動向。

  我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階段轉換和尋求新平衡的關鍵期。增長階段轉換實質是增長動力的轉換,是原有競爭優勢逐漸削弱、新競爭優勢逐漸形成的過程,也是原有平衡被打破,需要重新尋找並建立新平衡的過程,經濟運作總體比較脆弱。

  密切關注經濟運作機制出現的新變化,增強政策彈性和有效性,著力破解企業生産經營中的困難,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培育新競爭優勢,推動增長動力轉換和發展方式的實質性轉變,有利於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作。(記者 雷敏)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