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勞動力成本上漲 或助結構調整

時間:2012-03-15 11: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15日電 商務部今日(15日)召開例行發佈會,通報2012年1-2月份我國商務工作運作的有關情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發佈會上表示,從中國外貿長遠發展看,勞動力成本的適度上漲也不見得就是壞事。適度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將促使企業改善管理水準、提高生産效率、加快轉型升級,將為加快外貿産品結構和産業結構調整帶來新動力。

  沈丹陽表示,確實勞動力成本上升已經成為外貿企業非常關心、非常著急的一個問題。對這個問題,我們認為需要全面的、一分為二地分析和看待。一方面,從調節收入分配、改善民生的角度看,工人的工資收入提高當然是好事,是宏觀調控、結構調整的成果體現,更是中國外貿對國民福利增加的貢獻。這方面過去強調的不是太多,中國外貿實際上解決了我國大量的勞動力就業,並且這幾年隨著中國外貿規模的增加,效益水準的提升,從事外貿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的工資收入水準也一直在提升,這就是外貿對增加我國國民福利非常重要的貢獻。

  但同時,沈丹陽也指出,儘管有很多經濟學家擔心勞動力成本過快增長會影響中國外貿競爭力,但是從中國外貿長遠發展看,勞動力成本的適度上漲也不見得就是壞事。因為,適度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將促使企業改善管理水準、提高生産效率、加快轉型升級,而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相信勞動力的素質也會相應提高,勞動力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這就為加快外貿産品結構和産業結構調整帶來新動力。

  另一方面,我們要看到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或者比較快速的連續的上升,對中國外貿發展、對企業來講,更多的還是一種挑戰。2011年以來,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浙江等25個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長22%,相應的企業用工成本也就上升了,包括外貿企業的用工成本都上升了,而且外貿企業用工成本幅度比一般的其他行業上升還要更快一些。這樣客觀上加大了外貿企業的經營壓力,特別是給一些小微企業帶來比較大的困難。大企業承受能力比較強,轉的比較快,還好一些,但是有一些小微企業就比較困難。因此,就會出現一個情況,部分附加值比較低、競爭力不強的産品訂單向越南、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轉移,而且這種趨勢在增強。

  此外,沈丹陽表示,由於我國外貿出口産品中勞動密集型産品還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像輕工、紡織這些産品是我們的強項,比重很大,而且從去年情況來看,還在持續的增長。今後,我們勞動密集型産品還必鬚髮展,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就業壓力始終存在,如果勞動密集型産業出口增長大幅度下降,反過來就會影響到工人的就業和收入的增長。無論從外貿穩步發展,或者是從長遠發展來考慮,以及從促進就業增加勞動者收入來考慮,我們都認為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需要有一個適當的度的把握,要有一個穩步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希望外貿企業主動順應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趨勢,因為趨勢擺在那裏,必須要適應,要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研發、設計、自主品牌和境外的行銷渠道,創造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新優勢。(中新網財經頻道據網路文字直播整理)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