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中國經濟短期內具三個樂觀因素

時間:2012-03-15 11:2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香港3月14日電(記者林建楊) 儘管中國多年來第一次把年度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7.5%,但德意志銀行日前仍把中國2012年的增長率的預測從8.3%上調至8.6%。

  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此間撰文表示,上調主要是基於三個比以前預期更樂觀的因素,包括美日今年增長率預期上調和中國出口訂單指數上升、中國小企業經營狀況改善以及房地産行業冷卻對中國經濟衝擊較預期弱。

  馬駿説,美國、日本及歐元區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近幾個月來都有好轉,三者的加權平均值在2012年的前兩個月中達到了51.2,高於去年四季度平均的49.6。歷史數據分析表明,美日歐領先指標上升1.5個百分點,對應的中國出口增長率上升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德銀的全球經濟分析師2月份也提高了對美、日今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對美國的預測從2.4%提高到2.7%,對日本的預測從0.7%大幅提高到2.5%。

  綜合兩方面因素,德銀將2012年中國出口增長率的預測從8%提高到13%。德銀預測中國出口上半年同比增長8%,下半年將加速到18%。

  關於小企業經營狀況,馬駿表示,與去年三季度相比,近期中國小企業的經營環境明顯改善。工業小企業(包括微型企業)是指那些年營業額低於2000萬元人民幣的企業,這類企業佔到全國工業企業總數的90%以上,佔工業就業的70%。

  他説,小企業PMI指數從2011年6月的45大幅上升到2012年2月的55.2,達到了這個指數兩年前誕生以來的最高值。指數反彈反映的是資金困境有所緩解、原材料成本壓力減輕、出口訂單復蘇等因素。

  對於房地産行業下行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馬駿認為,這種衝擊很可能比原來想像得要小。首先,在這一輪房地産下行的週期中,整個製造業與地産表現的相關性不大。這背後的原因是,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和加劇了房地産行業週期、製造業去庫存週期以及出口下降週期的共振。在本輪房地産減速週期中,雖然房地産活動也明顯下降,但工業庫存基本穩定,出口也沒有跡象會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明顯減速。因此,僅僅由於房地産一個下行因素,整體經濟的穩定性不容易受很大衝擊。

  其次,固定資産投資實際增長率的波動性要遠遠小于名義增長率的波動性。用過去十多年的數據計算表明,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率每變化10個百分點,對應的實際固定資本形成的增長只變化5.3個百分點。

  再次,基礎建設和保障房項目的投資可以部分抵消商品房地産投資活動的放緩。政府已經表態將支援在建基礎設施項目的後續建設,同時擴大了地方債的發行規模,銀行也正對部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進行展期。

  馬駿認為,總體來説,房地産行業減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其幅度是可控的、其影響也將是短期的。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