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調控效果緣何不佳

時間:2011-01-06 16: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是樓市的政策年,經歷了2次大型調控以及多次的準備金上調、加息等宏觀調控,但地王頻現、“日光碟”屢出、通宵排隊搶購成開盤必備“頭菜”等現象多次上演,外界對於樓市宏觀調控的信心發生動搖。

  “開發量不低、成交量不低、房價漲幅不均。”昨日秦虹這樣總結去年的房地産市場。她稱,2010年總體來説,房價漲幅比2009年低。如果沒有調控,漲幅可能還不只這個水準。

  “2010年政策很給力,但是落實不夠好。”中國房地産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表示,統計顯示,從2005年開始全國的房地産價格一路攀升,原因在於從當時開始,供求關係就發生了逆轉,一直處於賣方市場,成為買家之間互相競爭的市場,所以誰出價高就賣給誰,直接也導致了房價攀升。

  在秦虹看來,當前市場主體各個方面利益分化非常嚴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目標、央行和商業銀行目標利益等都是不一致的,所以國家調控政策制度設計上比較完整,但落實起來就不盡如人意。她同時指出,當前市場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如投資性需求快速增長,企業囤地捂盤行為、保障房比重低,並不是一年形成的;而且影響市場的週邊因素越來越多,力量越來越強,如資金充裕、投資渠道有限、通貨膨脹預期、土地財政等都還沒有解決等。“指望出臺一些政策就達到滿意效果,這也是難上加難。”秦虹認為,房地産調控要想見到效果,還必須要持續下去;要把多年累積的問題解決,和房地産短期政策相呼應的長期制度建設也非常重要。

  問題2

  限購令或成“搶購令”?“政府應搶時間增大供應、開拓投資渠道”

  2011年房地産走勢如何?會不會有新一波調控出現?

  秦虹認為,在2011年,樓市調控政策仍然會有持續性、連續性、穩定性。如提高首付、禁止三套房貸、限制外地人購房等控制投資性需求的政策仍將會持續。關於限購令,秦虹則表示,2011年還會有一些城市根據當地的情況、房價漲幅,陸續出臺新的限購政策。

  限購令執行以來,很多城市成交量下降,但是價格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回落,2011年像廣州、深圳繼續推行限購令,有人擔心屆時一旦取消,會導致房價報復性反彈。

  在顧雲昌看來,限購令就好像過去發票證,主要是因為産品供不應求,價格還很高,因此進行需求限制。“929”新政出臺至今,對於市場的影響逐漸顯現,尤其是一線城市成交量逐步下滑的趨勢非常明顯,同時房價上漲的勢頭已經受到遏制,預計接下來作用會更加明顯。

  顧雲昌提醒説,由於目前流動性依然氾濫,加上週邊熱錢兇猛,如果這種格局無法得到改善,那麼“限購令”鬆綁變成“搶購令”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政府在行政干預時,應該在抑制需求的同時加大住房供應,尤其是普通商品房與保障房;同時,應該抓緊時間並且開拓更多的投資渠道,比如説基金債券等金融創新工具,才能實現“分流資金、平抑房價”的作用,防止房價出現報復性反彈。

  問題3

  房産稅今年試點?或面向豪宅和多套房

  自去年以來,關於房産稅的傳聞和爭論不絕於耳。

  昨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現在國家經濟發展相當不錯,繼續應對挑戰,化解風險的同時,房地産調控怎樣進行更合理的加固,制度建設因素已經成為當務之急。2010年4月15日以來的這輪調控,要作出應有的貢獻,就要把短期問題和中長期問題銜接好,其中一個主要的制度設計就是在房産交易環節徵稅後,對保有環節也進行徵稅。而房地産稅在中國應該以改革試點來切入。“我們聽到上海和重慶非常明確地表態願意先行先試,只能拭目以待。”

  “我認為試點方案沒必要覆蓋第一套房,只面向高端(住宅)和增量(住宅)。對於一般社會中下收入階層(包括公職人員),應該給他們吃定心丸。”賈康説,高端(豪宅)和增量(多套房)也不是和社會上先富起來的人過不去,這是市場經濟通行原則,他們有可能在再分配優化過程當中為國庫多做一些貢獻,反過來也增加社會和諧度,從而更加心安理得享受先富起來的幸福感。

  賈康還指出,2010年兩次加息已經明確表明,國家經濟在加息通道運作,如果沒有特別大的意外,比如整個世界經濟二次探底,國家在加息通道運作至少三個年頭。

  問題4

  房價如何回到合理價位?“應改變商品房獨大的局面”

  “2011年政策不鬆動,落實要給力。”顧雲昌認為,據住建部統計,全國城鎮居民85%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住宅,到底誰對房地産市場意見最大?就是收入高於低保但又買不起商品房的夾心層,以“80後”大學生為代表的夾心層在大城市“厚度”很大。“如果讓夾心層盯著房價降降,還不如告訴夾心層未來供應的産品就是保障房。”

  “我們的住房結構是一房獨大的,過去整個新建房供應中95%是商品房,5%是保障房,這樣的結構永遠不可能讓商品房回到合理的價位。”顧雲昌説,回到合理價位必須是調整結構,讓不同收入家庭買到與其收入相匹配的房子,或者租到和他收入相匹配的房子。政府要加大力度進行保障房建設,為社會上的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多的“公租房”和“經適房”。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讓房價回歸理性。在2010年大家關注房價的同時,實際上國家已經在調整商品房和保障房的結構。而許多保障房項目剛剛開工,估計到了2011年才會大量推出。

  秦虹也指出,2011年國家準備新建1000萬套裝修住房,這個量是比較大的。“一套保障房按50平方米算的話,2011年保障房建設的規模將會達到5億平方米,如果2011年總的商品房面積仍然是在12億平方米左右,那麼保障房建設將相當於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的40%多。一旦推出,房價將更可能穩定。”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