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經濟復蘇面臨三大挑戰

時間:2010-09-20 14:05   來源:新華網

  歐盟委員會近日將歐盟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大幅調高至1.8%,接近今年5月預測值的兩倍。儘管歐盟經濟復蘇勢頭明顯好于原先預期,但前景仍充滿著不確定性。面對金融市場依然脆弱、私人消費反彈乏力和出口形勢漸趨嚴峻這三大風險,歐盟經濟可謂內憂外患並存。

  金融動蕩風險猶存

  今年上半年,一場發端于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衝擊歐元區多國,導致歐洲金融市場再度陷入劇烈動蕩。以今年5月為“分水嶺”,得益於歐盟當月推出的近萬億歐元救助機制,歐洲債務危機走過了最糟糕的時刻。

  自5月以來,大部分歐盟國家的國債利差有所縮小,企業債券的利差也開始收窄,但都還遠高於今年初歐債危機剛剛爆發時的水準。

  這表明投資者對於主權債務風險的擔憂雖有所減輕,但並沒有顯著消除,歐債危機還遠沒有畫上句號,希臘和西班牙等國的債務問題隨時都有可能成為危及歐盟金融穩定的“毒瘤”。

  7月下旬,歐盟首次公佈了歐洲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結果顯示,在接受“體檢”的91家歐洲銀行中,僅7家未能過關,其餘84家均可以經受住經濟二次探底和主權債務危機升級的雙重打擊。這一結果本相當樂觀,但一直遭到外界質疑,尤其是被認為低估了主權債務風險。

  經歷了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輪番衝擊,歐洲金融業元氣大傷。日前全球股市暴跌,幕後原因就是歐洲銀行業的健康再度引起擔憂。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披露,歐盟7月所做的銀行壓力測試低估了一些歐洲銀行所持有的不良債權,這意味著歐洲銀行業並沒有壓力測試所反映的那麼健康。

  在經濟預測報告中,歐盟委員會也承認,歐洲金融形勢再度吃緊的可能性尚不能排除。

  銀行面臨融資考驗

  歐盟委員會認為,隨著歐債危機暫時得到緩解,市場擔憂的焦點正從歐洲金融機構倒與不倒轉移到融資難的問題上。當前,歐洲股市依然低迷,而歐洲金融機構即將迎來一輪融資高峰,能否順利籌到錢將是一次嚴峻考驗。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歐元區銀行今年到期債務總額約為8770億歐元,明後兩年分別為7710億歐元和7140億歐元,需要再融資償還。與此同時,根據12日剛剛出爐的《巴塞爾協議III》,歐洲銀行未來幾年還需要進一步充實資本,以滿足更加嚴格的資本金比率要求。

  融資難不僅會影響到銀行業的穩定,而且也會限制銀行放貸的能力,波及實體經濟部門。

  歐盟官方數據顯示,最近幾個月,歐洲金融機構向家庭發放的貸款增長緩慢,向非金融企業提供的貸款則持續下滑。歐洲中央銀行的最新調查也顯示,歐洲金融機構正在收緊向企業提供信貸,部分是擔心歐債危機。

  如果歐洲銀行業走不出困境,惜貸局面得不到緩解,那麼將對歐洲實體經濟産生較大衝擊,因為歐洲企業向來嚴重依賴從銀行融資。

  據歐洲央行估計,歐元區非金融企業70%的融資依靠銀行貸款,而美國企業80%的融資是直接通過資本市場。

  內需外需兩面夾擊

  從內部來看,除了金融形勢不容樂觀,反彈乏力的私人消費則是歐盟經濟當前的另一大隱憂。

  今年前兩個季度,歐盟經濟復蘇主要靠出口拉動,而私人消費和投資則增長乏力甚至下降。

  身為歐盟第一大經濟體,德國是歐盟所有成員國中經濟復蘇勢頭最為強勁的一個,這更得歸功於出口。根據德國政府14日最新公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德國出口同比猛增了17.1%,其中對非歐盟國家的出口更是增長了26.2%。

  歐盟國家內需不足一方面是因為失業率居高不下抑制了民眾消費,另一方面也跟不少成員國推行財政緊縮計劃有關。

  然而,內需不足,經濟復蘇過度依賴出口卻給歐盟經濟下半年的增長蒙上了陰影。鋻於全球經濟復蘇步伐今年下半年將會放緩,貿易增長也會隨之減速,歐盟的出口形勢會漸趨嚴峻,進而拖累經濟增長。

  據歐盟委員會估計,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歐盟經濟復蘇勢頭會有所減弱,環比增速將由第二季度的1%下降為0.5%和0.3%。

  但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委員奧利雷恩認為,雖然歐盟經濟依然充滿著不確定性,但有利和不利因素大體相當,歐盟經濟並無二次探底之虞且復蘇勢頭明顯。(尚軍)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