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干預匯市凸顯國際協調缺失

時間:2010-09-19 14:21   來源:新華網

  近期,各國央行紛紛開始單獨行動,致使日元和加元本週升勢明顯,美元下行的可能性更高。法國《回聲報》9月17日發表文章《貨幣大無序》(作者裏夏爾約爾),內容如下:

  首都華盛頓,出席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各國代表合影。新華社記者朱煒攝

  日本央行週三干預日元升值表明,在匯率領域完全缺少國際合作。儘管高層人士就國際協調不斷發表政治講話,但日本的單方面行動卻證實:現實恰恰相反。

  東京不這麼做或許會是錯誤的,因為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採取了同樣的行動。在經濟和金融危機緊要關頭進行總動員的時刻似乎已經過去了。從對美元價值的“寬容忽視”(儘管美國政府不斷表示“堅挺的美元符合美國的利益”)到中國毫不妥協地反對使其貨幣快速升值,再到日本完全不合邏輯地想要日元貶值,還有歐盟就所希望的歐元水準發出的不和諧聲音,每一方都在捍衛自己的利益。貨幣升值依然比任何時候都成為現實問題,而且每個國家都要佔上風。國際貨幣體系總體不穩定的唯一重大風險或許能引發一場新的總動員。

  因此,飛機上現在不再有一個駕駛員,而是幾個駕駛員。從歷史上來看,重要貨幣之間的關係過去常常在七國集團峰會上被提到。我們還記得1985年的“廣場協議”,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當時共同決定讓美元貶值、日元和德國馬克升值。還有兩年以後的“盧浮宮協議”,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加拿大再次採取行動,這一次是為了阻止美元貶值。最後一次更加有限的匯率合作是歐洲央行和美聯儲在2000年9月聯手穩定歐元。從那以後,沒有再採取任何協調行動來糾正貨幣的不平衡。原因就不必説了。而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大國的出現使得這一任務變得更加複雜。

  八國集團領導人今天再也不能獨自決定治理國際貨幣體系。由於經濟和金融危機從根本上改變了格局,八國集團失去了自己的種種特權,進而變成了一個擴大的俱樂部——20國集團。今年6月的多倫多20國集團峰會確實提到了有關匯率的一系列問題,但措辭十分緩和。領導人們只是承諾“提高匯率靈活性以反映經濟的根本”,並且對“過度的游離性”以及“匯率的無序變化”感到遺憾,因為這有損於經濟和金融的穩定。經濟學家們遺憾地認為,20國集團沒有抓住問題所在。

  加強20國集團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這方面的權力是可能的。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初的規章中,就有“促進匯率穩定、維護成員國之間有序的匯率制度和避免匯率競爭性貶值”的相關規定。因此,為什麼不在20國集團的監督下重新賦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有的合法性以避免匯率的任何出軌行為呢?為什麼不依靠20國集團央行的儲備來組建一個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管理的共同基金呢?不幸的是,儘管理論上是這樣,現實中卻可能作出相反的決定。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