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的復蘇得益於中國也有益於中國

時間:2010-09-19 09: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9月18日電(記者冽瑋 實習生金鑫 于磊)9月18日,由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和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主辦的第三屆當代中國學國際論壇在西安開幕,主題為“後危機時代中國發展的新思考”。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就後全球經濟危機時期的世界和中國最新的發展趨勢交流切磋,並建立中國當代研究的合作關係網。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院長、西安交通大學客座教授姚樹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劉宏等分別發表主旨演講。

  馬建堂表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大多國家經濟受到衝擊 ,金融體制嚴重受損,在進入後全球經濟危機的時期,發達國家經濟恢復乏力,步履艱難,而經過積極的財政政策,逐漸出現了經濟回暖趨勢;中國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實施積極寬鬆的財政政策,努力扭轉了增收下滑的局面,經過一系列措施,率先實現了經濟回升。展望2010年,馬建堂認為中國經濟還會保持相對平穩,快速增長,並在發展方針轉變,經濟制度調整,深化改革開放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馬建堂還強調,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的復蘇得益於中國,也有益於中國。合作包容,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是世界各國在面對後全球金融危機時應該有的態度。使世界經濟儘快走向繁榮發展的軌道,也是我們共同的期待和努力的目標。

  該論壇為期兩天,來自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國的學者還將就科技創新,氣候變化,低碳經濟等議題進行討論,並提交論文《低碳經濟,改革和可持續發展》、《中國的崛起與國際關係》等,並進行分組討論。

  第一屆當代中國學研究國際論壇于2008年11月在英國諾丁漢大學舉行,主題為“後奧運時代的中國:30年改革後的全球化與可持續發展”,來自17個國家的15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國國務委員劉延東和8位部長出席開幕式。(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