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性看待人民幣升值壓力

時間:2010-09-17 14:03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近幾個月來我國貿易順差仍保持高位增長,特別是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仍在擴大,預示未來人民幣具有較大升值壓力。但人民幣升值對中國來説並非“百害而無一利”,或將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再調整、抑制目前正在上升的通脹壓力。

  在最近公佈的8月份中國貿易數據中,貿易順差數據仍處於較高水準,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儘管貿易順差已從7月份的287億美元收縮至8月份的200億美元,但1-8月份貿易順差仍高達1045億美元。鋻於近幾個月來貿易順差仍保持高位增長,市場預期未來人民幣具有較大升值壓力。

  綜合來看,8月份出口同比增長34.4%,略低於7月的38.1%,但仍處於相對較高的水準。其中,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42.1%,高於上月的35.0%數據;但對歐洲的出口增長卻從7月份的38.3%小幅下降至8月份的35.4%。另外,8月份進口同比增長了35.2%,遠高於上月的22.7%,也普遍高於市場的預期。儘管進口同比增速有所上升,但進口的增長勢頭卻出現一定程度放緩。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仍高達200億美元。雖然8月份貿易順差額低於市場預期,但這已是中國連續3個月貿易順差高於200億美元。

  在筆者看來,在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調整的大背景下,貿易順差增長較快,並非是件值得稱道的事情。因為,按目前貿易順差增長勢頭估計,中國今年全年貿易順差將達到2000億美元,接近於2009年水準。由於貿易順差的較快增長,必然會反映在外匯佔款的較快增長上,導致因對衝外匯佔款而被迫投放大量人民幣基礎貨幣,從而會引致國內銀行體系的流動性進一步寬鬆。此前,中國央行曾頻繁通過發行央行票據來吸納或調節市場流動性,但這樣做很容易增加市場利率的波動,這促使中國外匯局近期出臺包括允許企業將部分外匯資金留存在海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此希望減輕因貿易順差增長引發基礎貨幣投放的較大壓力。這些舉措能否見效,還有待於進一步觀察。但是,面對人民幣可預見的升值壓力,國內企業有多大動力會將外匯留存海外?這依然是個未解之謎。

  事實上,近幾個月來中國不斷增加的貿易順差,貿易順差維持高位運作,很大程度上預示了人民幣匯率在未來較長時間記憶體在明顯的升值空間。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來自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壓力,將再次成為施壓人民幣升值的一大影響因素。因為,隨著美國中期選舉的不斷臨近,人民幣匯率政策自然又會成為美國兩黨選舉展開辯論時一個政治話題。確實,在美國中期選舉和G20峰會之前,人民幣的即期和離岸不可交割遠期匯率都可能出現較大幅度波動。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