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次從容應對國際糧價波動

時間:2010-09-02 14:4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昌9月2日電 由俄羅斯禁止小麥出口而引發的全球糧食上漲已近1月。在這1個月裏,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市場,主要糧食品種供應充足,價格走勢平穩。

  新華社價格行情系統監測顯示,9月1日,全國零售市場秈米、粳米、特一粉、標一粉每斤價格分別為2.05元、2.39元、2.00元、1.70元,相比8月1日分別上漲0.03元、0.04元、0.02元、0.01元。

  分析人士稱,只要國內外不發生特別重大的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糧食市場供應有保障,價格將繼續在政府的調控下穩中有升。

  2008年世界糧食危機,中國平穩度過。今年6月以來,國際糧價飛漲60%,中國再次實現“國際漲價國內穩”。專家表示,連續兩次國際糧食市場波動從容應對,彰顯了近年來中國糧食政策的巨大成效,也是對上個世紀末“誰來養活中國人”等“中國糧食威脅論”的有力回答。

  比較效益低,農民不種糧,一度使中國糧食生産在本世紀初滑入低谷。為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中國從2004年開始相繼取消了農業稅、牧業稅、除煙葉外農業特産稅、屠宰稅,實施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逐年加大補貼力度,初步建立了對種糧農民的補貼機制。

  為了調動地方政府的“抓糧”積極性,近年來中國開始實行産糧大縣獎勵政策,並完善糧食風險基金制度,逐步減少主産區糧食風險基金地方配套資金,不斷加大對糧食主産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國家農業部還設立現代農業生産發展資金,以糧食主産區為重點,支援做大做強糧食等優勢特色産業。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