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立:以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時間:2010-07-20 12:57   來源:中國網

  2010年7月20日上午9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十三期“經濟每月談”上就年中我國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與展望。

  鄭新立認為,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11.1%,其中一季度為11.9%,二季度為10.3%,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7.6%,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2.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81.6%。國民經濟運作按照年初確定的目標,出現了由回升向好向平穩較快增長的轉變,經濟運作完全符合宏觀調控政策的要求,説明年初確定的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正確的。按照上半年發展趨勢,預計全年國內生産總值的增長速度將會保持在10%左右,出現一個高增長、低通脹、高效益的良好態勢。

  鄭新立指出,當前經濟生活中的主要問題:一是經濟運作的各項先行指標從二季度出現拐點。銀行信貸、固定資産投資和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均出現下降趨勢,説明年初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的宏觀政策效應開始顯現。這對下半年乃至明年的經濟增長將産生什麼影響,如何避免收緊銀根、抑制需求對經濟增長勢頭的過度影響,需要給予高度關注。

  二是如何在今年的調控中消除和避免去年以來實施經濟刺激政策對經濟結構帶來的負面影響。去年,為了彌補出口大幅度下降的影響,投資和貸款都出現了超常的增長,投資和消費的比例以及産業結構有些方面更扭曲了。今年要把這種扭曲的結構調整優化,真正把資金投向符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的方向上來,以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三是經濟運作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如何及時妥善解決。比如去年我們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在實際執行當中可能是十分寬鬆的貨幣政策,因為新增信貸達到了9萬多億。今年上半年我們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但實際執行中銀根適度收緊,我們要避免今年改變去年過度的寬鬆貨幣政策所採取的各項措施,能夠保持適度,避免出現疊加效應。比如今年我們改變貸款增長過快的情況,加強對房地産的調控,清理地方的融資平臺等等措施,都要做到“適度”,避免對經濟增長産生過大的影響。比如説,對地方融資平臺的清理,怎麼樣避免出現重點建設工程資金鏈的斷裂和“半拉子”工程,但去年可能通過政府擔保銀行給予貸款。今年經過清理之後不允許政府貸款了,他找到新的貸款擔保人可能都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避免由於找不到新的貸款人,銀行突然停止貸款,正在施工的項目就停下馬,出現“半拉子”工程,這種負面效應,我們過去幾十年經歷了多次,所以這次我們盡可能避免貨幣政策出臺的時候,避免他的負面效應,避免他的疊加效應。另外,怎麼保持房地産業的健康發展,持續發展,都是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只有及時的加以解決才能避免局部問題發展為全局性的問題。

  根據上述分析,為了保持下半年乃至今後幾年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要堅持年初確定的方向不動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針對經濟運作中的矛盾,圍繞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實施精準的、局部的微調措施。

  鄭新立同時給出以下建議:

  一、在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方面,建議採取以下措施在收入分配政策上

  (一)協調各地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的幅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應當有一個中期計劃,分年度逐步到位,給企業消化工資上漲壓力以適當的時間,避免工資上漲幅度過急過高,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二)適當提高農産品收購保護價,以增加農民收入。今年小麥收購出現國有糧庫與民營糧食企業抬價搶購現象,與其這樣,不如適當提高國家最低收購價格,使糧農普遍得到好處。

  (三)鼓勵上市國有企業對投資者分紅,以增加居民財産性收入,增強股民對股市的信心。

  另外,在投資政策上要重點增加有利於擴大消費的投資。要增加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土地供給,增加保障性住房新開工面積,確保各年已開工的保障性住房按時竣工,通過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抑制普通商品住宅價格過快上漲。對房地産市場調控的力度要合理把握,對住房價格的調控以保持價格穩定為目標,避免出現住房價格大面積下降,以引發新的矛盾。建議增加對老、少、邊、窮地區改善農民居住環境的支援力度。如農村的土坯房和茅草房改造為磚瓦房,政府可適當給予建房補助。通過住房建設結構的調整,逐步實現“住有其居”的目標,同時保持房地産業的持續發展和對整個經濟持久不衰的拉動力量。

  房地産,特別是居民住宅,過去我們對它性質的認識上一度出現一些偏差,過度強調住宅的商品性。我們説住宅是一個商品,但它是帶有某種公共産品性質的一個商品。住宅的發展首先要立足於實現我們黨的十七大所提出的,以實現“住有所居”為目標。住宅産業的發展,應當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在這種情況下要出臺一些宏觀調控政策加以調控。

  在擴大消費方面,去年以來我們實施家電下鄉給予財政補貼,對擴大農村的消費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建議下半年我們把電動自行車也列入機電産品下鄉的補貼範圍。

  二、採取積極鼓勵政策大力發展第三産業

  採取多種政策鼓勵群眾創業活動,以創業帶動就業。我們第三産業發展滯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稅費偏重。第三産業實行營業稅,第二産業實行增值稅。現在營業稅普遍比增值稅重,這是制約第三産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建議提高個體戶營業稅徵收標準,由現在的月營業收入五千元提高到兩萬元。對個體戶五千塊錢就開始徵稅,如果利潤率是20%,那一個月的純利潤、純收入,也就是1000塊錢,如果利潤率是10%的話,一個月的純收入也才500塊錢。所以,這麼低的情況下要徵稅,使他的收入比最低保障線還要低、比最低工資收入標準還要低。根據全國政協許善達同志的計算,如果把營業稅起徵點提高一倍,受益者可達三千萬人,有利於鼓勵創業。這將對擴大就業、增加種地收入者收入、發展服務業産生重要作用。還可考慮對新開業的個體戶給以稅收“三免兩減”的待遇。等他做大做強了,然後再去收稅。研究將服務業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改變服務業稅負過重的狀況,為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要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政策,加快出臺實施細則。國務院在5月份出臺了13號文,鼓勵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被稱為“後36條”,這個“後36條”比“前36條”在鼓勵民間投資上有新的突破。特別是把允許民間資金髮起和參與設立各類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機構作為下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乃至深化整個體制改革的突破口。通過引導和吸引民間資金進入金融産業,激發群眾中創業的積極性,滿足小企業、個體戶和農戶的貸款需求,使之成為第三産業的增長點,使房地産業發展成為一、二産業發展的推助器,成為整個發展方式轉變的助推器。

  三、鼓勵和支援自主創新

  一要抓好國務院各部門已出臺的八十多項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配套政策貫徹落實。二是建立國有大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的激勵機制,將企業無形資産增值列入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的考核範圍。三是建立支援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和科研開發的平臺,通過建立公共實驗室、公用技術研發中心、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研發能力和技術水準。

  四、改善外匯支援政策,促進海外投資和出口

  (一)增加人民幣海外貸款規模,支援發展中國家用人民幣貸款購買我國技術裝備和消費品。培育借款國以資源償債付息的能力。上個月我和開發銀行的劉克崮同志帶了30多個人到委內瑞拉去做了一個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諮詢意見。我們最近為委內瑞拉提供了一個大額的融資,200億美元,在此之前我們已經提供了兩期外匯貸款,貸款達到了70億美元,所有的貸款都按期償還了。這次200億美元,其中有100億美元是人民幣貸款,也就是説100億美元加上700億人民幣貸款。他們對擁有人民幣感到很高興,用人民幣來購買中國的設備和消費者。另外,人民幣將來的幣值會有上漲的趨勢,所以很願意擁有人民幣。我想,這樣的一個措施應當推廣到整個中南美、推廣到非洲、中亞、東南亞,凡是願意要人民幣貸款的,我們給他提供人民幣貸款。這樣可以起到多重的效果,有利於人民幣“走出去”。通過擴大海外投資,鼓勵更多的企業包括民營企業“走出去”,以拿到更多的能源資源的勘探權、開發權,支援我國企業進行國際並購。支援有能力的企業到海外發展加工貿易,支援我國鐵路、船舶、輕工、發電、冶金等技術裝備的出口。以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為重點,保持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加快出口産品的結構升級,擴大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産品在出口中的比重。

  (二)優化外匯儲備結構,逐步將部分貨幣、債券儲備轉變為能源、資源等實物儲備。調整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以分散和規避風險。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