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以城市化為調結構突破口

時間:2010-07-20 09: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當前宏觀調控的重點任務是處理好保增長、防通脹和調結構這三者間的關係,那麼怎樣擺布這三者間的關係才是正確的呢?我們首先應該看看這三方面都有什麼樣的問題。

  從增長看,宏觀經濟5月份以後出現了下行拐點,包括投資、消費、工業增長率、工業用電量和PMI(採購經理指數)等一系列主要經濟指標都出現了下滑。從下半年看,中國經濟增長的下滑會更明顯,原因有三:

  一是去年經濟走勢前低後高,受去年基數影響,今年下半年增長率會低於上半年。二是去年經濟反彈主要動力是政府強大的刺激政策。今年政策力度顯著減退,而內生性增長動力仍然不足,必然會出現經濟下滑。三是出口的強勁復蘇缺乏長期支援。

  因此, 我判斷經濟增長率在進入下半年後肯定是逐季回落,到四季度不排除回落到9%以下,而明年甚至可能會低於8%。

  我們再來分析物價形勢。5月份以來美歐經濟復蘇出現頹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回落,這將有利於緩解中國的輸入型通脹壓力,且6月份PMI指數中回落最大的就是購進價格指數,説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已經傳導到國內。但這仍不能讓我們作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會長期回落的判斷,因為為應對經濟低迷,各國政府將長期保持寬鬆的貨幣環境,這就給長期通脹創造了條件。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是由於金融市場急劇動蕩造成的,但當前景明朗後,鉅額國際貨幣資本還會向大宗商品市場涌入,輸入型通脹的壓力長期看仍將十分嚴重。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