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添枝:有了ECFA兩岸不再做“苦力”

時間:2010-07-20 10:23   來源:廣州日報

陳添枝建議兩岸合作賺外國人的錢。

  臺灣行政部門“經濟建設委員會”前“主委”、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陳添枝:有了ECFA兩岸不再做“苦力”

  陳添枝認為臺灣的代工模式發展之路已到極限 ECFA簽署是臺灣提升競爭力契機 建議兩岸合作賺外國人的錢

  開篇語

  6月29日下午,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重慶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也就是ECFA。ECFA的簽署被視為兩岸和平發展進程的又一重大進展、兩岸關係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臺灣各界如何看待ECFA的簽署?ECFA的生效,將給臺灣帶來哪些改變?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臺灣學界、政界、行業協會和企業界人士,探討在ECFA的大背景下,臺灣經濟升級轉型面臨的機遇,以及海峽兩岸共同發展的契機。

  系列報道①——學界智囊篇

  在返回學界之前,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陳添枝在臺灣行政部門“經濟建設委員會”擔任“主任委員”。“經建會”是臺灣推動經濟發展的專責機構,也是策劃經濟走向的主要幕僚機構。

  不過,去年9月臺灣行政部門發生變動時,被內定為“經建會”“主委”的陳添枝沒有留任,選擇了辭職。去職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親自出面挽留,但仍未能改變陳添枝回歸校園的決定。

  回歸大學校園的陳添枝仍然關注現實,這位主攻貿易的經濟學者非常關注ECFA的動向。近日,陳添枝在臺灣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他告訴記者,臺灣舊的代工模式很成功,但是到了一個極限之後,已經走不下去了。他認為,ECFA的簽署是臺灣提升競爭力的契機,臺灣需要建立新的全球經營模式。在他看來,這種新模式就是兩岸合作賺外國人的錢。“創造産品,而不是再幫人家代工,這就是新的模式。”

  陳添枝表示,“以前我們都是憑苦力,做苦工,但新的模式下就是別再做苦工了,要創造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這些東西至少應該要在大陸可以賣,最好能夠賣到世界上去。”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