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態脆弱 大開發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時間:2010-07-07 09:51   來源:中國廣播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04分報道,為期兩天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昨天在北京落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講話提出,今後10年,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生態環境保護都要上一個大臺階。

  過去的十年,雖然西部大開發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西部與東部的差距仍然很大。這次會議的召開為西部大開發下一步的工作指明瞭方向。許正中教授觀察到了會議透露出來的三個新動向。

  許正中:“中央開西部大開發會議,如此重視,所有常委都到來了,這正是從政治高度的重視。總的來説,有三個比較大的方面跟過去不一樣。一是,工程類直接做出23項10大基礎設施,同時更多的是強調民生工程。第二個就是,西部要發展特色優勢産業。第三個是講經濟區、功能區的發展。比如我們先做三個主要經濟區的優先突破,比如成渝、關中-天水、北部灣,也是城市化大背景下解決區域平衡的一個很重要的政策。我認為,這三點是以往沒有的。”

  今後十年,西部地區將要建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在脆弱的生態環境中,西部地區要走出一條什麼樣的工業化道路呢?

  許正中“傳統的工業化對西部來説,純粹是污染的。而且生態如此脆弱,西部搞工業化必須走新型工業化,最好的新型工業化就是知識化,用高新技術産業、知識産業和創意産業取代老的工業。這樣我們需要在教育方面、社會保障方面充分解決問題,否則西部蛙跳難度比較大。”

  這次會議出臺的政策中,有一個亮點是在稅收改革方面的。企業所得稅,對西部地區屬於國家鼓勵類産業的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

  許正中“稅收對企業來説是最敏感的。企業所得稅,西部按15%徵收,幾乎少了一半。這樣,企業有可能從其他地方,比如東部、國外,把資金回流到西部來,在西部進行投資。而且我們從股市上看,宣佈某一個區域稅收降低的時候,股市上漲,賬面上資金回籠。”

  會議還把南疆地區、青藏高原東緣地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西邊境山區、秦巴山-六盤山區等6個集中連片困難地區作為扶貧開發重點。許正中強調了教育在扶貧中的重要作用。

  許正中“我也去過西部很多貧困的地方,扶貧這塊,教育是效果最好的。不從教育突破,貧困是不斷複製的。其他的,通過某一種項目,只能解決溫飽問題,真正要徹底脫貧是很難很難的。對六個連片區,土地承載力、生態承載力、人口承載力很弱的地區,通過教育的移民是最成功的。通過教育的縱向移民,考上大學走了,像抽竹竿一樣,一二十年,這個問題也能解決。”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