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資源開發將更直接惠及當地民眾

時間:2010-07-05 11:09   來源:新華網

  兩年時間裏,哈薩克族青年霍爾曼黑扎提從年收入不到5000元的地道農民,成長為年薪近兩萬元的産業工人,他命運的轉機來自於他的家鄉——新疆富蘊縣鐵礦資源的開發。

  據富蘊縣蒙庫鐵礦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孫永亮介紹,隨著近年來公司生産規模的不斷擴大,對産業工人的需求也在增加,目前蒙庫鐵礦800余名員工中,像霍爾曼黑扎提這樣的本地工人佔60%。

  富蘊縣農牧民向産業工人的人生變遷,是資源大規模開發引發新疆經濟社會巨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地處西北內陸的新疆憑藉豐富的資源儲量優勢,引起國內外企業的關注。

  截至2009年底,投資新疆的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已達200多家。隨著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于5月召開,更多的優惠政策和政府資金向新疆傾斜,企業也紛紛加大投資力度,加速新疆項目建設。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從今年6月1日起,新疆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稅率為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表示,資源稅改革在今年年內即可為新疆增加21.8億元的稅收,這部分增加的收入將主要用來充實城市低保、農村低保、困難群體的補助,以及下崗職工再就業等民生領域的支出。

  據介紹,隨著今後資源稅改革的深入實施,範圍涉及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鹽等資源以後,還將有更多的稅收收入惠及新疆民眾福利增長。

  專家指出,資源開發將為新疆創造更多的勞動力就業崗位。新疆是煤炭資源大區,預測資源量達2.19萬億噸。根據新疆煤炭産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新疆將形成準東、伊犁、庫拜、克拉瑪依和吐哈五大煤化工基地,總計可增加煤炭相關專業崗位20余萬個。

  據介紹,為適應煤炭資源開發和煤電煤化工新型工業化建設進程,從今年起,新疆將投資6.5億元加快培養煤炭、煤電、煤化工專業人才,預計到2015年可新增相關專業人才8萬人。

  受益於資源開發,位於準東盆地的奇臺、吉木薩爾等縣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為適應新型工業對城市建設的需求,奇臺縣提出在未來幾年,投資100億元將城市面積由現在的不足20平方公里發展到100平方公里,成為承載煤電煤化工産業,集服務、教育、醫療、旅遊、物流等為一體的區域中心城市。

  資源的開發除了對促進當地人口就業、推動城市化進程具有正面效應外,電力、天然氣等項目尤其對於改善居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以華電昌吉、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烏蘇和徐州礦業集團阿克蘇的3個熱電項目為例,其建成後可形成2000萬平方米的供暖能力,拆除180多臺分散小鍋爐,滿足新疆近百萬人口冬季採暖需求,對提高城市冬季供熱品質、改善城市冬季大氣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投資新疆的企業也積極參加公益工程建設。今年6月,新疆富民興牧水利工程正式啟動。中電投等企業將在3年內無償投資33億元,建成20多座水庫和配套設施。其中,托裏縣烏雪特水庫建成後,每年可為烏雪特灌區提供灌溉用水520多萬立方米,保障下游8000人和5.3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並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油氣資源的開發同樣使新疆各族群眾享受到實惠。目前,天然氣輸送管網已經覆蓋了塔裏木盆地周邊阿克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等5個地州的上百萬人口。當地居民只需輕輕擰開開關,就能利用清潔的天然氣做飯或取暖。

  由中亞進口的天然氣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入境,順著西氣東輸二線和北疆管網聯絡線一直到烏魯木齊,目前烏魯木齊成為中國率先用上中亞天然氣的城市。

  烏魯木齊市副市長李宏斌表示,西氣東輸二線北疆供氣工程的建成,可使烏魯木齊未來20年的天然氣需求得到滿足,長期困擾烏魯木齊的冬季“氣荒”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關規劃,到2012年,新疆70%的城鎮將用上天然氣。(記者 劉兵 張芽芽)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