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美國發起貿易糾紛對中國有三點借鑒

時間:2010-05-04 11:07   來源:人民網-經濟頻道

  人民網北京5月4日電 (記者 劉陽)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今日做客人民網談就美日貿易摩擦對於中美貿易之間的影響時,認為,美國發起的國際貿易糾紛對中國企業有三點借鑒。以下是訪談實錄:

  [主持人]:惠普拒絕召回問題筆電事件,您覺得這樣的一個事件,對我們來説有什麼樣的借鑒意義嗎?

  [梅新育]:在這件事情上,我想對我們的借鑒有這樣幾點:第一,不可否認它有一些爭端,美國發起的一些爭端,特別是經貿方面的爭端,好的爭端對別的國家的企業等方面指責,很多都有一定的事實基礎。但問題是山姆大叔把一個事實無限的擴大,把他作為修理競爭對手的手段,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梅新育]:我想我們得到的啟示有這樣幾點:第一,在國際競爭當中,我們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在國際競爭當中,沒有什麼仁慈可講。我的看法是,在國內社會中,我們要大力弘揚雷鋒叔叔的精神,如果不這樣,根本無法在國內建設一個和諧的經濟社會。在國際競爭中,講的就是“心狠、手黑、臉皮厚”,我個人在這方面的探討,我也只會奉行這樣的。我也希望我們的國民、我們的企業、我們的機構對國際競爭中不要抱有“玫瑰色”的幻想。尤其是我們國內的國民,對山姆大叔抱有太多的“玫瑰色”的幻想,可以説是被美宣部把大腦都“洗白了、洗透明瞭”,我想碰到什麼事兒,不管是經濟上的事務還是政治上的事務、軍事上的事務,不要美國官方一有個什麼説法,就跟著一個口徑地來。你站在中國自己的立場上,用自己的眼睛去審視,從中國的利益角度,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這樣的話,能夠對我們有更好的評判。這是其一。

  [梅新育]:其二,美國對其他國家、企業發起的這些爭端裏,很多都是運用美國國內的經濟法規來執行的。美國是一個最發達的經濟大國,它總體的經濟發展水準比我們領先不少,這樣也就意味著它的很多東西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不是所有的各個方面都是需要我們一步一趨、一絲不茍地去拷貝。在這些事情的發展裏面,我們可以冷靜地評判分析,它的那些體制、制度、法規的規定,他暴露出了哪些長處、哪些缺陷,在國內的制度建設、法規建設等方面,可以吸取哪些優點、防範哪些。這是第二個啟示。

  [梅新育]:第三,美國都能夠頤指氣使地對這麼多的國家發起經貿爭端,懲罰這個、調理那個、修理那個,那麼是什麼賦予它這樣的力量?我認為除了政治、軍事霸權是別的國家一時無法具備的。在經濟上,它有進口的能力。正是因為有這種進口的能力,它才有這樣的權威能夠迫使其他國家的企業接受它的約束。等於是我的飯碗、我的銷售市場掌握在你的手裏,我不聽你的話,我無法把飯碗拿回來,我不得不服從你。現在它的這種手段、這種進口能力的權力,我們原來不是很強,但我們現在很強了,我們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大國,這種進口的能力賦予我們什麼樣的權利?我們如何運用這種進口能力最大限度地促進我們自己的利益。特別是要促使在國際經貿實踐當中樹立對我們有利的經貿規則。從我當學生的時候開始,與國際慣例接軌這個口號到現在喊了20年了,這沒錯,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要向人家學,很多東西都要向人家學,而且100年,人家有長處,我們永遠要學習。但作為一個大國,我們要做的事情,不是永遠人家畫一道杠子,畫一個規矩我們就跟著人家亦步亦趨,在人家畫的圈子裏面按照人家的笛聲去跳舞。不是這樣,作為一個大國我們還要做的是自己立規,只有這樣樹立規則,這是最大的利益,收益最高的渠道。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