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博弈背後的玄機

時間:2010-04-09 14:00   來源:半月談

  金融危機的陰影尚未消散,國際輿論對於中國拉動全球經濟走出衰退泥沼的肯定言猶在耳,而美國卻有一部分人耐不住性子,咄咄逼人地向中國舉起了“匯率操縱國”的大棒,人民幣再度面臨“被升值”的巨大壓力。對此,中國政府態度鮮明——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穩定;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重申人民幣匯率沒有被低估的同時警告説,若美國財政部4月15日後進行貿易制裁,中國“不會熟視無睹”。儘管商務部副部長鍾山近期馬不停蹄地在美國進行了一系列説服解釋工作,儘管美方敦促人民幣升值的“噪音”有所減弱,但美國國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態度依然不見實質性鬆動。人們十分關注:圍繞人民幣升值的博弈將如何進行下去?

  匯率“大棒”的戰略意圖

  美國特別是美國國會近期公開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這既是故伎重施用國際問題轉移國內政治壓力,同時又是在為其鞏固美元霸權掃清障礙。美國的匯率“大棒”在把日本掀落馬下後,始終是其全球戰略中屢試不爽的重要武器。在金融危機中,一切尚可商量,如今美國經濟已無二次探底之憂,那麼中美之間在匯率領域的再次博弈將難以避免。

  美國一些人指責中國的出發點很簡單:中美貿易中,中國通過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而獲取貿易優勢,進而中國必須對美國存在的巨大貿易逆差和失業率負責。

  在中國人看來,這樣一套説辭毫無道理。因為美國無論是在和日本、德國還是歐盟其他國家的雙邊貿易中,幾十年來都處於貿易逆差的地位。而上述這些國家和地區貨幣兌換美元的匯率機制都是完全浮動的,但對改善美元本位制下雙邊貿易的失衡沒有任何作用。美國應該比誰都明白,匯率在調整兩國間貿易格局中作用非常有限。不僅如此,由於中國與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間的出口之間的替代性不同,在全球産業分工的大環境下,即使假定人民幣升值,也不可能為降低美國的失業率做出貢獻。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順差、鉅額外匯儲備,除了國際分工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講是源於中國國民長期以來在工資、福利、社保和勞保等方面與國際標準差距過大而産生的節余。但是,美國卻認為中國的錢多了,應該為美國吸收點泡沫。

  儘管美國議員不一定真的相信匯率能成為重振美國就業及出口的靈丹妙藥,但為了在中期選舉中得分,美國議員要讓對中國知之甚少的美國選民相信,奧巴馬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高達10%左右的失業率要由中國負責。可以説,美國部分人正力圖通過把對華貿易高度政治化的方式,將其國內政治的壓力轉嫁給中國。對於美國來説,人民幣升值與否表面是單純的經濟問題,更深層次則是政治問題。

  當然,美國希望通過迫使人民幣升值減少自身貿易逆差只是其目的之一。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在美元本位制下,人民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掛鉤機制,使得美國無法肆意獲得美元作為美國主權貨幣和世界貨幣的最大利益。換言之,目前美國想通過美元貶值逃脫國際債務,重新進行全球財富再分配,然而卻因人民幣匯率牽制而無法為所欲為。

  歐盟態度耐人尋味

  當中美兩國關於人民幣匯率的唇槍舌劍頻現報端之時,歐盟各國此次低調處理的態度卻顯得格外耐人尋味。在美國對人民幣匯率進行言辭攻擊,並試圖通過法律途徑強迫人民幣升值的關鍵時刻,歐盟及其成員國紛紛表態將不會向中國施壓。而幾年前,歐盟曾多次派出由歐元集團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委員會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組成的所謂歐元“三駕馬車”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