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堂坦言:現行房價統計方式存在缺陷

時間:2010-03-04 10:37   來源:北京晨報

持續上漲的房價,讓近半數委員的提案對準房地産業。(圖片來源:北京晨報)

  “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電視劇《蝸居》裏的臺詞折射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道出都市無房族的困惑與無奈。“蝸居”一詞迅速成為年度熱詞。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紛紛把目光對準 “高房價”“住房難”問題,住房提案也成了半數委員的提案內容,而其中對保障性住房、物業稅徵收以及房地産調控成為關注焦點。

  ■關注住房之統計數據

  統計局回應“1.5%”質疑

  全國政協委員郭松海提出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09年我國大中城市房屋價格比前一年上漲1.5%的數據不合理,無法反映去年我國多數城市大幅上漲的趨勢。昨天,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式後向記者坦言,現行房價統計方式存在缺陷,國家統計局考慮對此進行改進,考慮建立房地産價格的定級機制。

  委員質疑:

  六天內數據變臉

  郭松海指出,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9年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售價同比漲1.5%。漲幅不足前四年漲幅平均數的四分之一,創九年最低點。這一數據存在四大問題:

  首先,統計數據互相矛盾。今年2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09年全國房地産市場數據顯示,全年房價漲幅24%。發佈時間僅差六天,統計數據相差卻如此明顯。

  其次,房價數據不能解釋投資數據。2月19日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9.3713億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43995億元,商品房成交價約4695元/平方米。而2008年商品房成交價為3882元/平方米。按照房價漲幅1.5%計算,這是連一年期存款利率都不到的收益。

  再次,公報顯示,建築業、房地産業利潤大幅度上漲,而房價卻僅上漲了1.5%,令人費解。

  最後,統計數據與民眾切身感受明顯不一致。

  郭松海委員建議國家統計局將有關房價統計方式以及不同城市的房價細節予以公佈,以打消公眾疑慮。

  統計局回應:

  將建地産價格定級制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昨天就房價統計數據表示,現行的房價數據統計方式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掩蓋了房價的差異性、波動性,國家統計局考慮在兩方面進行改進。

  馬建堂坦言,現行房價統計存在問題。一是數據採集方式。“現在主要是依靠房地産企業填報,應當增加調查人員的現場訪問記錄。”二是數據統計方式。“例如房價2009年年初比上年下降了16%,但是同比的價格逐步上漲,到年底,比上年又上漲了18%。我們現在全年12個月平均的價格計算方式,比去年僅上漲 1%。把差異性波動性掩蓋了。”

  馬建堂表示,針對這些問題,國家統計局考慮從兩方面進行改進。首先,年末對年末的數據對比發佈。其次,要建立房地産價格的定級機制。“比如將2007年、2008年平均數作為比較基礎,其他年限數據與之相比,到底是上漲還是下降就很清楚了。”

  他最後表示,“現在的數據基本是真實準確的。但目前的計算方式消除了房價波動因素,我們還將就此召開座談會深入研究,儘快出臺改進措施。” (晨報記者 賀岩)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