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勞動力時代一去不復返

時間:2010-02-23 14:04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者按:從“用工慌”到“用工荒”,一年之內勞動力市場供求發生徹底逆轉。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工人吃緊的不僅是珠三角、長三角,像安徽這樣的傳統勞務輸出地區也開始出現工人緊缺現象,“用工荒”似乎正成為全國性的問題。“用工荒”是暫時現象還是長期趨勢?“用工荒”出現的原因何在?對中國製造業是重大打擊還是轉型契機?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兵分多路進行調查,從即日起將以系列報道的形式一一為您呈現。

  訂單回升本是喜,卻因“用工荒”變成了憂。春節過後,全國範圍的缺工成了不少企業的心病。“用工荒”正倒逼企業改善員工薪資待遇,中國製造業廉價勞動力的人口紅利逐漸褪色,中國勞動力市場正在陣痛轉机型。

  企業最愁用工荒

  在生産型企業集中的珠三角,大量堆積的訂單讓不少企業一反過去正月十五開工的慣例,開工時間提前到初八、初九,有的甚至提前到初六。但工人短缺的現實卻使得企業開工明顯不足。

  東莞一家電子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訂單堆積,他們大年初二就開工了。這家工廠有14條生産線1500多名工人,大年初二開工的只有兩條線,“能趕多少趕多少吧。”這位負責人説,今年工廠開工時間已經提前到初八,但現在廠裏開足工至少還缺200多工人。

  為應付企業用工需求,初三初四開始,東莞一些鎮街的工廠門口、街道上,就有企業擺攤招工。春節假期一結束,各人才招聘市場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張羅招聘會。東莞長安鎮匯安人才市場2月20日、21日(農曆初七、初八)舉辦的春節後首場綜合性專場招聘會上,進場單位達到167家,共計提供工作崗位2470個。“但前來應聘的工人只有700多人,尤其是普工缺口非常大。”匯安工作人員付爾見説,東莞90%企業存在普工缺口,平均缺口在20%,技術類人才缺口也在10%,尤其集中在電子、鞋業、服裝、玩具等行業。

  長三角、山東半島等沿海地區“用工荒”現象也普遍存在。甚至連安徽這樣的勞務輸出地也開始出現缺工現象。

  位於山東濱州的一家玩具廠因為招不到充足的工人,年前不得不推掉訂單延遲開工。“年後再招不到足夠的工人,今年要大幅度削減訂單了。”在企業負責人看來,“用工危機”已經到來。

  不拘一格招工人

  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不少企業紛紛上調工資,調低學歷、年齡等限制,以解決用工緊張的問題。

  “原來招人還要問問文化程度、身高、年齡,還要經過考試,一車拉來四五十個人,最後能留下一半人就不錯了。現在只要有身份證,不是傷殘的都可以。”深圳龍躍線路板廠負責人表示,“就這,還招不來人呢。”

  “用工荒”迫使不少企業都提高了薪酬標準,增設績效獎金、發放夜班津貼等。比如步步高電子廠計劃從3月1日起將770元底薪增加230元,也就是底薪調至1000元/月。中山市一些商會紛紛商議,將企業最低工資標準上調30%。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明確表示,今年深圳將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溫州企業用工需求也大幅增加,多數工種的月平均工資達到了1400元,較去年增加了一、二百元。

  還有一些企業瞄準“老鄉帶老鄉”,對介紹入職進行獎勵。付爾見介紹,在匯安的招聘會上,有一家電子企業招聘廣告上寫著“現場招聘女性作業員,介紹入職獎勵600元”,可見普工的緊俏。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