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蕾:貨幣政策不宜出現“突變”

時間:2010-02-23 09:3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國內外通脹形勢將發生變化

  ●貨幣供應續增可能造成通脹

  ●經濟輸入型通脹壓力會加大

  ●貨幣政策應採取漸進的微調

  為保證“穩定較快增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通脹預期管理表示了必要的關注。

  實際上,今年面對的通脹形勢與去年也是完全不同的,國內外通脹形勢的環境和條件都將發生變化。

  首先,今年經濟增長將延續去年的態勢,隨著經濟增長態勢穩定,價格水準會隨之上漲。實際上,目前價格水準已經連續4個月環比正增長,去年底或者今年1月同比轉負為正是不爭的事實。在去年負增長的翹尾影響下,今年價格水準環比增長1%-2%,CPI同比增長就會非常接近被設定的4%的經濟可承受的通脹水準。

  其次,根據穩定的經濟增長態勢的判斷,到今年年中,經濟增長已經是連續5個季度穩定在8%-9%甚至更高的增長水準上。按照國家發改委資訊中心的計算,中國經濟現階段的潛在增長率在9%-10%之間。經濟增長達到均衡水準以後,具備了貨幣學派關於貨幣供應增長將直接推高通脹的經典理論的前提,繼續去年的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度,可能製造通脹的貨幣環境。

  第三,輸入性因素也加大了通脹形勢變化的壓力。作為國際主要大宗商品的石油價格今年突破100美元的可能性非常大,石油價格上漲會帶動生物質能源的主要原材料玉米價格上漲,進而全面推高國際糧食價格,帶來全球經濟緩慢復蘇下的通貨膨脹,或者説全球“滯脹”。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從成本的角度會對國內通脹産生輸入性影響。另外,美元持續貶值,投機性資本持續流入,將通過外匯佔款增加基礎貨幣的發行,製造國內過剩的流動性。2004年—2007年的實踐證明,如果資本流入規模過大,可能會抵消國內控制通脹採取的貨幣政策的作用,惡化通脹形勢。因此,為了實現平穩較快的增長,今年有必要進行適當的通脹預期管理。

  對於今年的貨幣政策,“適度”這樣的表示是非常正確的。“適度”的意思是根據宏觀的穩定、形勢的變化來調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不會像去年這樣寬鬆,像去年這樣寬鬆是比較危險的。貨幣政策不會大起大落,而是會“動態微調”,漸進的微調。“動態微調”意味著,貨幣政策將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不斷地適時地進行調整。

  “動態微調”給出貨幣政策的漸進平穩操作的思路。貨幣政策一般不會採取“突變”的方式,突變的政策會帶來經濟更大幅度的大起大落。“突變”不符合貨幣政策的一般規律。主要經濟形勢不發生“突變”,貨幣政策一般採取漸進溫和的方式。這有助於通常希望尋找政策的“拐點”、“轉向”和“退出”的時點的靜態思維方式,向貨幣政策實施的常規方式轉變,也避免一些投機貨幣政策的心態。(左小蕾 作者為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