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新基規模縮水近半 “一對多”分流是主因

時間:2009-10-15 14:19   來源:廣州日報

  基金專戶理財産品已達86隻 或為市場提供近200億資金

  9月基金“一對多”專戶産品誕生,基金市場風向轉向。一邊是“一對多”産品大熱,另一邊卻是公募基金新産品首發規模大幅縮水。據估算,“一對多”面世僅一個月左右時間,産品數量已多達86隻,有望為市場提供近200億元的增量資金。

  與7、8月的發行熱潮相比,9月公募基金開始明顯趨淡。從發行數量來看,8月有12隻公募基金髮行,而9月新發行基金只有8隻。

  公募新基規模縮水近半

  9月份新成立基金的平均募資規模也開始大降。9月新成立基金總數為13隻,合計募集金額近360億元,單只基金平均募集金額尚不足30億元,約為28億元,較8月下降了47%。

  具體來看,除了銀行係的農銀匯理策略價值募資77.88億元,交銀施羅德上證180公司治理ETF及其聯接基金首發合計募資超80億元外,其餘單只基金募集規模都不足40億元,金元比聯價值增長、大摩領先優勢和諾德成長優勢分別僅募得4.12億元、7.04億元和5.15億元,都在今年首發規模較小的基金之列。

  “一對多”分流是主要原因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9月恰逢專戶“一對多”産品密集出爐期,市場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尤其是富人階層資金的分流效應明顯,同時股市維持振蕩走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基民入場信心。

  而另一方面,投資者對“一對多”的新鮮感、公募基金公司的品牌效應以及名額的相對稀缺使得“一對多”産品在募集過程中屢現“井噴”行情。

  近日,興業全球基金旗下首只“一對多”專戶理財産品正式成立,單只募集金額超5億元,甚至超過9月成立的部分公募基金。

  同樣剛剛結束募集的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兩隻“一對多”專戶産品總募集規模也約達3.5億元。而中銀基金首次獲批的5隻“一對多”産品已全部結束募集,累計募集規模達到12億元左右。

  自9月1日面世以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一對多”産品已經迅速壯大,多達86隻。按照2.5億元的平均發行規模計算,上述86隻産品或為市場提供近200億元的增量資金。

  近期,包括泰達荷銀、華安基金、招商基金、長城基金等在內的第三批基金公司“一對多”産品也被陸續“放行”。至此,在35家獲專戶業務資格的基金公司中,已有一對多産品獲批的約25家。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