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二五”400億元重金扶持重大新藥創制

時間:2012-06-29 13:27   來源:中國證券報

  衛生部部長陳竺6月28日在第六屆生物産業大會上表示,將通過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為生物醫藥産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在“十二五”投入400億元人民幣進行財政扶持的基礎上,“十三五”期間將再投入750億元資金進行扶持,以推動生物醫藥産業快速發展。據此計算,“十二五”開始的未來十年間,我國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扶持資金總額將近1200億元。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同時表示,在生物産業發展領域將著力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具有創新力的中小企業,並將進一步完善準入政策,促進創新創業,強化市場拉動,建立財稅激勵機制,促進企業長期投入,推動生物醫藥産業快速發展。

  破解生物醫藥創新瓶頸

  陳竺表示,醫療健康服務業將成為生物産業和未來經濟的主要增長點。隨著城鎮化和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日益增多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成為國內健康事業的主要威脅,因此,將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通過重大新藥創制和對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防治等,促進生物醫藥産業發展。

  據介紹,在我國新醫改啟動時,正值國際金融危機來臨時,新醫改為拉動內需貢獻了重要力量。而隨著“十二五”期間三項基本醫保參保率再提高3個百分點,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5%,推進藥械創新和提高政策扶持,成為醫藥生物産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陳竺表示,政府在“保基本”的同時,將出臺積極的支援政策,建立包括社會資本的多元醫療服務格局,支援商業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助力醫療服務産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通過原始創新、再創新等,解決一批重大疾病所需的基本用藥。

  此外,今年將出臺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探索將靶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等疾病的藥物納入報銷範圍,並通過招標採購,降低心臟支架等産品的價格,使農村等基層地區能夠推廣使用;並將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區率先試點破除“以藥補醫”機制。

  培育生物産業龍頭企業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28日表示,我國生物産業近五年來實現了22%以上的增長速度,2011年實現産值近2萬億元人民幣,目前已經具備了加速生物産業發展的技術基礎、綜合經濟能力和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但生物産業仍處於中低端的層次。為此,將圍繞生物醫藥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提升産業競爭力,“十二五”期間將推動生物産業佈局更加合理,提升産業發展帶來的社會效益,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具有創新力的中小企業。

  連維良介紹,目前生物産業處於快速成長階段,新企業不斷涌入,大企業加速轉型,企業間的兼併重組大量涌現,新的競爭格局開始形成。治療性疫苗、抗體藥物、轉基因作物新品種、生物基材料等成為生物産業發展重點,並催生了移動健康、個性化醫療等新業態的出現,生物育種、生物能源的規模化應用也開始産生重大影響,促進了生物産業的壯大。

  因此,政策層面將加速生物農業成果轉化推廣,推動生物環保發展壯大,完善生物質能源的定價機制和激勵機制,並培養市場需求,形成生物服務新業態。據介紹,未來將進一步完善準入政策,促進創新創業,強化市場拉動,建立財稅激勵機制,促進企業長期投入,並完善生物技術智慧財産權保障機制,推動生物醫藥産業快速發展。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