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高速增長動力減弱 進口鐵礦石量價齊跌

時間:2011-03-14 09:18   來源:新華網

  真實的市場供需看來正在“調理”中國鋼鐵業的“虛火”。據中國海關發佈的最新數據,2月份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環比下降近三成,進口礦價在短短幾週時間內也跌去近一成。

  礦價已與中國鋼廠的出廠價及國內現貨市場的鋼價“三向同步”進入下行通道。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鋼廠——寶鋼集團相關人士表示,中國鋼鐵業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長動力已減弱,勢必在結構調整中尋找新的“動力源”。

  今年1月份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出人意料”地創出歷史新高,當時一些市場人士對之作出“深度解讀”,認為中國鋼鐵後市預期較為樂觀。但中國海關最新公佈的數據迅速改變了這些看法。今年2月中國進口鐵礦石4864萬噸,環比下降了29.44%,同比也下降了1.5%。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進口礦目前的表現是“量價齊跌”。據中國有代表性的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幹線”監測,目前中國港口的現貨礦持續弱勢運作,外礦報價走低,63.5%品位的印度粉礦現貨報價已從春節之後的每噸近200美元急跌至179美元,跌幅近一成。但終端需求依然無起色,有一些小戶商家反映,自己手頭的礦石資源,即使價跌明顯,仍不能帶動鋼廠的採購意願,“整體成交情況較差”。中國自産的鐵精粉價格也在大幅下跌,鋼廠採購不積極,“頻頻打壓市場的報價”。

  不僅礦價,中國鋼廠的出廠鋼價與現貨鋼市的市場價都在“同步下跌”。據中國商務部最新發佈的市場報告,至3月上旬,國內鋼材價格已連續第二周回落,降幅正在擴大。預計短期內鋼價仍有小幅下降的空間。

  “西本新幹線”資訊總監盛志誠對記者説,春節之後,以建築鋼材為代表的西本指數已由最高位的每噸4910元下調至目前的4650元,跌幅為260元。國內鋼廠正在全面下調出廠價格,在建築鋼材領域有代表性的沙鋼,對3月中旬的出廠價每噸下調300元,並對前期合同每噸補貼200至300元。“合同組織不暢是鋼廠價格全面下調的主要原因”。有人士估計,以目前的原料成本與市場價格相比較,一些鋼廠的生産已基本無利可圖,“如果市場價格繼續下跌,不少鋼廠將陷入虧損”。

  據記者從此間一些鋼材市場了解到,春節之後持續的鋼材終端需求不暢,是鋼市出現變化的一個“直接原因”。在上海的建築鋼材市場上,終端採購基本都是針對相對低價位的資源“按需採購”,以往佔據相當一部分“份額”的中間倒手貿易處於觀望停滯的狀態。真實的供求開始調節鋼市的運作。

  但中國鋼鐵業“虛火”慣性依然較強。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粗鋼産量達到5431萬噸,同比增長9.7%;日均産量193.96萬噸,創出歷史新高。相關分析師認為,鋼産量“不合時宜”地回升,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市場供應壓力。

  中國鋼鐵業的領頭企業還是保持了較為清醒的頭腦。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對記者説,中國鋼鐵業過去多年一直保持的高速增長已經結束,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中國鋼鐵需求的增速趨緩,行業運作成本上升的壓力凸顯,鋼鐵産業將步入低盈利時代並進入低碳化的發展階段。從發展趨勢看,基本生産要素在鋼鐵業競爭力結構中的影響將趨於下降,創新研發等高級生産要素及軟實力的影響將上升。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駱鐵軍也認為,鋼鐵業面臨的並不是短期的市場調整,而是一個“轉型發展期”,通盤謀劃十分重要,不能就事論事。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中國鋼鐵業今年將再度面臨上游高成本原料及下游不暢需求的“兩頭擠壓”。更有甚者,這種“兩頭受擠”狀態,可能是一個長階段而非短期的特徵,“迫使中國鋼廠全面進入調整期”。

  寶鋼等代表性鋼企已在提前佈局。記者從寶鋼了解到,其新一輪發展規劃確立了“技術領先、服務先行、數字化寶鋼、環境經營、産融結合”等5個方面的能力建設體系。相關人士説,現在很多行業內公司越來越相像,相互模倣意味著慘烈的同質化競爭,很難有勝者。企業越是運用標桿法、對標法,它們之間也就越相似。國內鋼鐵業也出現了這個趨勢。所以,寶鋼必須回答“怎麼跟別人不一樣”,尤其是鋼鐵主業。寶鋼的能力建設體系,目的就是形成“與別人不一樣”的核心能力,塑造新的競爭優勢。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