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第三産業比重升至43% 上升2.5%

時間:2011-03-11 14: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11日電 中新網財經頻道從國家統計局網站獲悉,統計局今日公佈的“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十一五”期間,三次産業均保持較快的發展態勢,2006-2010年第一産業年均增長4.5%,第二産業年均增長12.1%,第三産業年均增長11.9%,第三産業所佔比重由40.5%上升為43.0%,上升2.5%。

  報告顯示,“十一五”時期,三次産業均保持較快的發展態勢,2006-2010年第一産業年均增長4.5%,第二産業年均增長12.1%,第三産業年均增長11.9%。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向三次産業協同帶動轉變。從三次産業結構看,第一産業所佔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産業所佔比重略有下降,第三産業所佔比重上升。其中,第一産業所佔的比重從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下降了1.9個百分點;第二産業所佔比重由47.4%下降為46.8%,下降了0.6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所佔比重由40.5上升為43.0%,上升2.5個百分點。三次産業就業結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2005-2009年,第一産業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由44.8%下降到38.1%,下降了6.7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就業人口所佔比重由23.8%上升至27.8%,上升了4.0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就業人口所佔比重由31.4%上升至34.1%,上升了2.7個百分點。

  農業基礎地位持續穩固,內部結構不斷調整。

  “十一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直接推動下,我國農業戰勝了頻發的嚴重自然災害,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糧食生産實現了“七連增”,2007-2010年連續4年保持在1萬億斤以上,2010年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其他主要農産品也穩中有增。與此同時,農業生産堅持把優化調整農業結構作為提高品質和效益的重要途徑。2010年與2006年相比,農林牧漁業增加值中,種植業的主業地位得到進一步增強,農業所佔比重由56.4%上升到58.2%,提高了1.8個百分點;牧業所佔比重由26.6%下降到24.9%,下降了1.7個百分點;漁業、林業比重略有下降,分別下降了0.7和0.1個百分點。農業區域化佈局進一步優化,主要農産品生産集中度明顯提高,水稻、小麥、玉米、大豆以及棉花、甘蔗、蘋果、柑橘等的集中度都超過了50%。“十一五”時期,糧食主産區糧食生産能力進一步提高,産銷平衡區和需要外調的地區糧食生産能力有所強化。優質農産品比重擴大,2010年,全國優質稻面積達到2200萬公頃(3.3億畝),優質率達到75%;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展勢頭進一步加快。畜産品構成中,豬肉佔肉類總産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65.6%下降到2010年的64.0%;牛羊肉則由13.2%上升到13.3%;禽肉也由19.2%上升到20.9%。禽蛋、牛奶等的産量快速增長,在畜産品中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

  工業生産能力全面提升,産品結構不斷優化。

  “十一五”時期,通過實施促進傳統産業升級和重點産業振興,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實施重點産業調整和技術改造專項,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産能力度加大,工業整體素質明顯提高,生産能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間全國共淘汰落後煉鐵産能1.1億噸,煉鋼6800多萬噸,水泥3.3億噸,焦炭1億噸,造紙1030萬噸,玻璃3800萬重量箱,佔全部落後産能的50%左右。産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如寶鋼、武鋼自主研發的高磁感取向硅鋼已基本替代進口,2009年新型幹法水泥佔全部水泥産能的比重達76.9%,比2005年提高36個百分點。浮法玻璃工藝比例提高到86%,比2005年提高7個百分點。重點産業繼續快速增長。2010年,我國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9.6%,比2005年提升0.9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總量規模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準也有了顯著提高,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百萬噸乙烯成套裝備等重大技術裝備實現自主製造,大型露天礦及大型施工機械基本實現自主化;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設計製造技術,自主化率達到85%以上。部分領域裝備産品技術水準已躍居世界前列。日産5000噸大型水泥生産成套設備工藝、電解鋁新型異型陰極槽製造工藝等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我國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電腦的國家。

  服務業穩步發展,服務業態日漸豐富。

  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是“十一五”時期我國産業結構調整的突出特徵。交通運輸、批零貿易、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增加就業、方便群眾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2005-2010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3%,佔GDP的比重由14.2%下降至11.1%。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5%,佔第三産業增加值的比重由18.6%上升至20.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5%,佔GDP的比重由5.6%下降至4.7%。為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資訊化、國際化等的需要,金融保險、房地産、資訊諮詢、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旅遊等一大批現代服務業呈加速發展態勢,大大提高了服務業的整體品質和水準。2005-2010年,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7%,在第三産業增加值中所佔比重由8.1%上升為12.0%,提高了3.9個百分點。房地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3%,所佔比重由11.4%上升為13.0%,提高了1.6個百分點。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