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三季度支付體系報告:信用卡壞賬同比翻番

時間:2009-12-01 10:15   來源:京華時報

  央行昨天發佈的《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作總體情況》報告指出,三季度支付體系繼續保持平穩高效運作,支付系統處理資金量同比快速增長,業務金額創歷史新高,社會資金交易規模已經恢復到金融危機發生前的水準;但信用卡壞賬同比增長126.5%,信用卡壞賬風險值得繼續關注。

  信用卡發卡量增速放緩

  報告顯示,銀行卡發卡量增長較快,信用卡發卡量增速繼續下降。截至三季度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20.8億張,同比增長20.1%;其中信用卡發卡量為1.75億張,同比增長33.3%,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39.6個百分點。銀行卡轉賬、消費業務佔比不斷提高,銀行卡滲透率繼續快速增加,銀行卡支付功能不斷加強。

  【解讀】

  發卡跑馬圈地階段結束

  西南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付立春表示,銀行卡,特別是信用卡新增速度減緩,除金融危機造成的壞賬增加以外,銀行卡跑馬圈地階段逐漸結束,進入對現有客戶精耕細作階段,也是一個因素。

  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王鳴飛表示,今年尤其是上半年信用卡業務的壞賬確實增加得比較多,下半年有些銀行已經表示,不良的增加已經開始放緩,但是因為信用卡不良很難核銷,所以不良率和不良額比較高。銀行發現了信用卡的不良問題,因此上半年多家銀行都改變了原先的考核制度,更加注重發卡的品質,而不是數量。比較典型的就是招商銀行,從發卡量變成了卡均消費考核,這導致了今年發卡量的增速下降。

  信用卡壞賬同比增126.5%

  截至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74.25億元,比二季度增加16.52億元,增長28.6%,同比增長126.5%;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佔期末應償信貸總額的3.4%,比二季度增加0.3個百分點。

  【解讀】

  須重視零售信貸領域風險

  就信用卡壞賬上升的原因,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前期銀行發行信用卡主要是為了搶佔市場,審批門檻較低,透支額設定也寬鬆,這樣就吸納了部分缺乏相應償還能力的客戶。

  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認為,金融危機警示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國內銀行必須重視零售信貸領域的風險管理,需要在快速增長業務和減少信貸損失兩方面找到平衡,從而有效控制貸款品質,防患于未然。

  支付系統業務額創新高

  從支付系統業務量數據來看,第三季度支付系統處理資金量同比快速增長,業務金額創歷史新高,社會資金交易規模已經恢復到金融危機發生前的水準。支付系統共處理支付業務23.2億筆,金額334.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7%和24.6%。

  【解讀】

  説明貨幣流動性充足

  王鳴飛表示,作為社會經濟活動資金往來基礎的銀行結算賬戶,在數量上依然保持穩步增長,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增長較快;這些都説明經濟回暖了,消費增加了。

  付立春表示,一定意義上説明經濟在回暖,更主要是説明我國的貨幣流動性很充足。

編輯:楊麗

相關新聞

圖片